军中或仪仗队的大旗。 ▶ 宋 欧阳修 《昼锦堂记》: “然则高牙大纛, 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 不足为公贵。”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 乾 嘉 以来, 朝士宗尚 汉 学, 承学之士, 翕然从风, 几若百川之朝东瀛, 三军之随大纛。” ▶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 “但独有狐鬼却仍在死尸上往来, 从从容容地树起它占领一切的大纛。” 大: dà ㄉㄚˋ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纛: dào ㄉㄠˋ1)古代军队里的大旗。2)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高牙大纛: gāo yá dà dào 【解释】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拼音码】gydd【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居高位者的仪仗大纛高牙: 大纛高牙 基本解释: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大繇: 谓治国大道。 ▶ 《汉书‧叙传上》: “谟先圣之大繇兮。” ▶ 颜师古 注: “谟, 谋也;繇, 道也。” ▶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 “应期受命, 发迹南土, 将恢大繇, 革我区夏。”参见“ 大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