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中沼泽地区。
▶ 《周礼‧地官‧泽虞》: “﹝泽虞﹞, 掌国泽之政令, 为之厉禁。”
- 国: (國)guó ㄍㄨㄛˊ1)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
- 泽: (澤)zé ㄗㄜˊ1)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2...
- 国涂: 国家的前途。 ▶ 《南齐书‧高帝纪上》: “公神谋内运, 霜锋外举, 妖沴载澄, 国涂悦穆。 此又公之功也。”
- 国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ān 【解释】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示例】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享太平。(老舍《龙须沟》第一幕)【拼音码】gtma【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人民安乐【英文】make the state prosperous and people peaceful
- 国火: 传说中, 古帝王在四季用不同的树木取火, 以驱除疾病。 ▶ 《周礼‧夏官‧司爟》: “四时变国火, 以救时疾。” ▶ 郑玄 注: “ 郑司农 说以 鄹子 曰: ‘春取榆柳之火, 夏取枣杏之火, 季夏取桑柘之火, 秋取柞楢之火, 冬取槐檀之火。 ’” 贾公彦 疏: “火虽是一, 四时以木为变, 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