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革命军是什么意思

  用"国民革命军"造句
  • 国民革命军
    基本解释:国民政府所辖之军队。1925年组成。初时有六个军,1926年7月誓师北伐时增至八个军。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济深任总参谋长,邓演达任总政治部主任。各军的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多由中国共产党人担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代表被撤销,国民党军队继续沿用此名称。
  • 国民:    guómín具有某国国籍的人是这个国家的国民。
  • 革命:    gé〃mìng①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②具有革命意识的:工人阶级是最~的阶级。③根本改革:思想~ㄧ技术~ㄧ产业~。
  • 国民性:    谓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    ▶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 “幸而谁也不敢十分决定说: 国民性是决不会改变的。”    ▶ 朱自清 《<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将 阿Q 当作‘一个’人看, 这部书确是夸饰, 但将他当作我们国民性的化身看, 便只觉亲切可味了。”
  • 白衣没命军:    唐 大中 时 南诏 部队名。    ▶ 《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 “ 大中 时, 李琢 为 安南 经略史, 苛墨自私, 以斗盐易一牛, 夷人不堪, 结 南诏 将 段酋迁 陷 安南 都护府 , 号‘白衣没命军’。”
  • 国民收入:    guómínshōur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个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

相关词汇

        革命军:      1.  为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或集团服务的军队。    ▶ 鲁迅 《而已集‧文艺和革命》: “外国是革命军兴以前, 就有被迫出国的 卢梭 , 流放极边的 珂罗连珂 。”    2.  特指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民革命军队。    ▶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 “昨夜梦和尔, 同兴革命军。”亦省称“ 革军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苏起义清方档案》: “革军兵舰已开至 下关 , 浦口 站尚安静。”    3.  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北伐军。    ▶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好些革命军军官家里的年尊老太爷, 烟瘾极重, 靠一杆‘枪’救命的, 都被‘万岁’(劣绅讥诮农民之称)们缴了去。”    ▶ 沈从文 《王谢子弟》: “革命军定都 南京 后, 新的机会又来了。”
        国民:    guómín具有某国国籍的人是这个国家的国民。
        革命:    gé〃mìng①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②具有革命意识的:工人阶级是最~的阶级。③根本改革:思想~ㄧ技术~ㄧ产业~。
        国民性:    谓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    ▶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 “幸而谁也不敢十分决定说: 国民性是决不会改变的。”    ▶ 朱自清 《<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将 阿Q 当作‘一个’人看, 这部书确是夸饰, 但将他当作我们国民性的化身看, 便只觉亲切可味了。”
        白衣没命军:    唐 大中 时 南诏 部队名。    ▶ 《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 “ 大中 时, 李琢 为 安南 经略史, 苛墨自私, 以斗盐易一牛, 夷人不堪, 结 南诏 将 段酋迁 陷 安南 都护府 , 号‘白衣没命军’。”
        国民收入:    guómínshōur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个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
        国民经济:    guómínjīngjì一个国家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总体,包括各个生产部门和为生产服务的流通部门,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也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药卫生等非生产部门。
        大革命:    dàgémìng①大规模的革命:法国~。②特指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老革命:    对参加革命活动已久的人的尊称。    ▶ 王愿坚 《粮食的故事》: “听 寇县长 说, 郝吉标 是这里的一个老革命, 一九三三年的乡工农民主政府主席。”    ▶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 “政委 马茹尔 满怀敬意地称他为老革命, 并且总爱在年轻人的面前夸奖他。”
        革命党:      1.  从事推翻旧政权的政党。 国内专指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和后来的共产党。    ▶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 “有一位本家, 还预备去告官, 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 这才中止了。”    ▶ 沈从文 《泥涂》: “他同谁都说他是一个上士, 是个军籍中人, 现在命运不好, 被革命党把他地位革掉了。”    ▶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 密切联系群众》: “革命党嘛, 以饿不死人为原则, 人没有饿死, 就要做革命工作, 就要奋斗。”    2.  指参加革命政党的人。    ▶ 许地山 《女儿心》一: “一个正要到任的将军又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被革命党炸死。”    ▶ 巴金 《利娜》: “我这时候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革命党, 就是大家所谓的‘虚无主义者’。”
        革命家:    gémìngjiā具有革命思想,从事革命工作,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
        二次革命:    èrcì gémìng[The second punitive war against yuan] 指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与辛亥革命相对而言,故称二次革命
        十月革命:    ShíyuèGémìng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工人阶级和农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土地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 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中国 的民主革命的内容, 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 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 中国 的统治, 完成民族革命, 并实行土地革命, 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
        工业革命:    gōngyègémìng产业革命。
        技术革命:    jìshù gémìng指生产技术上的根本变革,例如从用体力、畜力生产改为用蒸汽做动力生产,用手工工具生产改为用机器生产。
        文学革命:    wénxué gémìng指我国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展开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文学革命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起点,进而反对以封建主义为内容的旧文学,提倡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
        暴力革命:    指被统治阶级用武装力量推翻反动统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    ▶ 巴金 《灭亡》第十二章: “她对我底信仰很赞同, 不过她不赞同用暴力革命的方法。”
        民元革命:    指辛亥革命。    ▶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拿最近的事情来说, 如 中 日 战争, ‘拳匪’事件, 民元革命这些大事件, 一直到现在, 我们可有一部像样的著作?”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 “ 中国 自民元革命以来, 所谓文艺家, 没有萎黄的, 也没有受伤的, 自然更没有消灭, 也没有苦痛和愉悦之歌。”
        种族革命:    即民族革命。    ▶ 孙中山 《社会主义的分析》: “ 满清 以少数人压制我多数 汉 人, 故种族革命以起。”    ▶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 “那时的留学生中, 很有一部分抱着革命的思想, 而所谓革命者, 其实是种族革命, 要将土地从异族的手里取得, 归还旧主人。”
        辛亥革命:    Xīnhài Gémìng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相继起义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退让,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篡夺。
        国氛:    古代迷信的说法。 称国中出现的预示吉凶的云气为国氛。    ▶ 《国语‧楚语上》: “先君 庄王 为 匏居 之台, 高不过望国氛, 大不过容宴豆。”    ▶ 韦昭 注: “氛, 祲气也。”    ▶ 章炳麟 《咏南海康氏》诗: “北上 金台 望国氛, ‘对山救我’带犹存。”
        国民财富:    国民财富 基本解释:社会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实体,包括一切劳动产品和可能用于生产的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知识、经验、技能等,对物质财富的创造起巨大作用。
        国法:    guófǎ国家的法纪:~难容。
        国民议会:    [National Assembly]法语作Assemblee Nationale。法国议会政体。该名称首次使用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指称第三等级(1789)代表组成的革命议会,1789~1791年为国民制宪议会。1871~1875年起草的新宪法再度使用该名称。第三共和国(1875~1940)时期,国民议会为参、众两院的总称。第四共和(1946~1958)和第五共和(1958年起),该名称仅指下议院(前众议院)。
        国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ān 【解释】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示例】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享太平。(老舍《龙须沟》第一幕)【拼音码】gtma【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人民安乐【英文】make the state prosperous and people peaceful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国民经济命脉"什么意思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什么意思
  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什么意思
  4. "国民议会"什么意思
  5. "国民财富"什么意思
  6. "国氛"什么意思
  7. "国法"什么意思
  8. "国泰民安"什么意思
  9. "国泽"什么意思
  10. "国涂"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