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另眼相看。
▶ 《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 “官府都另眼看觑, 谁人轻贱你?”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连 青箱 也算做日前有功之人, 另眼看觑!别是一分颜色。”
▶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二摺: “ 歧王 不曾另眼看觑咱哩。”
另眼看觑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另眼: lìngyǎn[pay attention to] 看重;重视一向知道...
- 看觑: 1. 观看。 ▶...
- 另眼看待: lìng yǎn kàn dài 【解释】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更加礼仪齐备,心下喜欢,另眼看待。”【示例】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五章:“您是我家兄介绍来的,说实话,我真是~。”【拼音码】lykd【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重视或轻视
- 另眼看戏: 犹另眼相看。
- 看觑: 1. 观看。 ▶ 《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 太宗 ( 唐太宗 )待觑他算个甚么文字, 袁天纲 进前将 太宗 背推住, 叫: ‘陛下!不要看觑!’” ▶ 《宣和遗事》前集: “﹝ 宋江 ﹞又把开天书一卷, 仔细看觑。” 2. 看待;对待。 ▶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想当初, 姻缘错配, 奴把他当男儿汉看觑。” 3. 看望;探望。 ▶ 《水浒传》第四四回: “敝乡失火, 急欲回家看觑。” ▶ 《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 “却说 杨八老 思想故乡妻娇子幼, 初意成亲后, 一年半载, 便要回乡看觑。” ▶ 《水浒后传》第十八回: “ 安先生 知道这节事, 只怕放心不下, 还要小可到 东京 来看觑先生哩!” 4. 看顾;照料。 ▶ 《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 朱温 便将那 张占 所赠金银, 付与丈人 燕孔目 : ‘权为看觑妻子, 三年却来相取。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可怜我四海无家独自个, 怕得工夫肯略来看觑我么?” ▶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 “小庵虽则贫寒, 靠着施主们看觑, 身衣口食, 不致淡泊, 妈妈不必挂心。”
- 另眼: lìngyǎn[pay attention to] 看重;重视一向知道侯总镇是老师的心腹人,向来对于侯总镇也十分另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眼看: yǎnkàn①马上:鸡叫了三遍,天~就要亮了。②听凭(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或发展):天再旱,我们也不能~着庄稼干死。
- 下眼看: 谓藐视, 看不起。 ▶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摺: “你自做的着人下眼看。” ▶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伯牙 ﹞手下人哪知言谈好歹, 见是樵夫, 下眼相看。”
- 眼看得: 见“ 眼见得 ”。
- 另眼相待: lìng yǎn xiāng dài 【解释】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拼音码】lyxd【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特殊照顾
- 另眼相看: lìng yǎn xiāng kàn 【解释】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此等读书人,若不~,何以鼓励人才。所以把他取在第一。”【示例】自己又仗着是刑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待,何况别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拼音码】lyxk【用法】主谓式;作谓语;表示重视或歧视【英文】regard somebody with special respect or new views
- 狗眼看人: gǒu yǎn kàn rén 【解释】比喻眼光势力。【拼音码】gykr
- 另类: 另类 基本解释:1、另外的一类,指与众不同的、非常特殊的人或事物:这样的女孩可以归入~|这部片子是当代电影中的~。2、与众不同;特殊:~服装|她打扮得很~。
- 另眼看承: 另眼看承 基本解释: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 另自: 另外。 ▶ 沙汀 《医生》: “老医生没有另自再买, 他一直闭紧嘴离开粮市。”
- 另行: 另外再行。 ▶ 明 胡侍 《真珠船‧歹另》: “另, 俗读作力正切。 呼别行, 则曰另行。” ▶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那少保便将修城一事, 批了下来: 责成 萧云仙 用心经理;候城工完竣之后, 另行保题议叙。” ▶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现在将《淑姿的信》一本, 另行寄上。”
- 另行高就: 另行高就 基本解释:指变换工作环境,找更好的工作。
- 另请高明: lìngqǐng-gāomíng[find someone better qualified than myself] 原指医生看不好别人的病,知难而退,劝病家另请比自己高明的医生。现在常用来作为推脱任务的用语这件事我办不了,最好是另请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