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五代 宫中女官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统称“六尚书”。 因在宫内供职, 故称内尚书。
▶ 后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九一: “宫局总来为喜乐, 院中新拜内尚书。”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 内: nèi ㄋㄟˋ1)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
- 尚书: shàngshū古代官名。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 女尚书: 宫内女官名。 ▶ 东汉 、 三国魏 、 后赵 石虎 宫中都有女尚书, 原理批阅宫外奏章、文书等。 ▶ 《后汉书‧陈蕃传》: “今京师嚣嚣, 道路喧哗, 言 侯览 、 曹节 、 公乘昕 、 王甫 、 郑飒 等与 赵夫人 诸女尚书并乱天下。” ▶ 李贤 注: “女尚书, 宫内官也。” ▶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常优容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帝常游宴在内, 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 以为女尚书。” ▶ 清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二: “紫府高闲诗博士, 青山遗逸女尚书。”
- 尚书履: 《汉书‧郑崇传》: “ 哀帝 擢为尚书仆射, 数求见谏争, 上初纳用之。 每见曳革履, 上笑曰: ‘我识 郑尚书 履声。 ’”后以“尚书履”指尚书的官职。 ▶ 唐 苏頲 《夜发三泉即事》诗: “忝曳尚书履, 叨兼使臣节。”
- 尚书省: 官署名。 ▶ 东汉 设置, 称尚书台, 或称中台。 ▶ 南北朝 时始称尚书省, 下分各曹, 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 ▶ 唐 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 旋复旧称。 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 长官为尚书令, 其副职为左右仆射。 ▶ 元 代尚书省时置时废; 明 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 遂不设尚书省; 清 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