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 刘孝仪 长于文, 刘孝威 工于诗。
- 三: sān ㄙㄢˉ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
- 笔: (筆)bǐ ㄅㄧˇ1)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
- 六诗: 1. 犹六义。 ...
- 三笠辞: 三笠辞(三笠辭)拼音:sān lì cí 注音:ㄙㄢ ㄌㄧˋ ㄘㄧˊ 词语解释日本 人 阿部仲麿 ,字 三笠 , 奈良 时代来 唐 ,将归,作《望月歌》,世称《三笠辞》。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之十五:“即今隔海同明月,我亦高吟《三笠辞》。”原注:“ 仲麿 使於 唐 ,将还,从 明州 上舟,望月作歌,世传为絶唱,《三笠山辞》是也。”
- 三笑图: 古画名。 以 晋 代释 慧远 、 陶渊明 和 陆修静 三名高士于 庐山 论道, 相与大笑而别的情节为题材。 画已不传。 ▶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卷二: “流泉匝寺下, 入 虎溪 。 昔 远 师送客过此, 虎辄号鸣, 故名焉。 ▶ 陶元亮 居 栗里 , 山南 陆修静 亦有道之士。 ▶ 远 师尝送此二人, 与语合道, 不觉过之, 因相与大笑。 今世传《三笑图》, 盖起于此。”按, 宋 苏轼 《三笑图赞》未确指三人为谁。 ▶ 宋 楼钥 《又跋东坡三笑图赞》谓 惠远 、 渊明 和 修静 三人不相及, 共话大笑事乃后人附会。 参见“ 虎溪三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