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手应心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得手应心"造句
  • 见“得心应手”。
  • 得手:    dé shǒu做事顺利;达到目的:屡屡~ㄧ侥幸~。◆ 得手déshǒu...
  • 应心:      1.  随心所欲。 语出《庄子‧天道》: “...
  • 得手:    dé shǒu做事顺利;达到目的:屡屡~ㄧ侥幸~。◆ 得手déshǒu指得心应手;顺手:刀太笨,用起来不~ㄧ怎么~就怎么干吧。
  • 应心:      1.  随心所欲。 语出《庄子‧天道》: “﹝ 轮扁 ﹞斫轮……不徐不疾, 得之于手, 而应于心。”   ▶ 晋 张华 《励志》诗: “末伎之妙, 动物应心。 研精耽道, 安有幽深。”    ▶ 唐 方干 《嘉兴县内池阁》诗: “指画应心成, 周回气象清。”    2.  符合心意, 称心。    ▶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摺: “爷, 这个正叫做没头公事, 便要问时怕也难应心么。”    ▶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 “她母亲就把女儿送过婆家去……但那婆家并不叫这女孩子应心满意。”
  • 下得手:    谓忍心下毒手。    ▶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摺: “哎, 你个行刃的哥哥, 你畅好是下的手!”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摺: “奉 刘娘娘 的懿旨, 本待把裙刀将太子刺死, 丢于 金水桥 河下。 则见红光紫雾, 罩定太子身上, 怎敢下得手。”

相关词汇

        得手:    dé shǒu做事顺利;达到目的:屡屡~ㄧ侥幸~。◆ 得手déshǒu...
        应心:      1.  随心所欲。 语出《庄子‧天道》: “...
        得手:    dé shǒu做事顺利;达到目的:屡屡~ㄧ侥幸~。◆ 得手déshǒu指得心应手;顺手:刀太笨,用起来不~ㄧ怎么~就怎么干吧。
        应心:      1.  随心所欲。 语出《庄子‧天道》: “﹝ 轮扁 ﹞斫轮……不徐不疾, 得之于手, 而应于心。”   ▶ 晋 张华 《励志》诗: “末伎之妙, 动物应心。 研精耽道, 安有幽深。”    ▶ 唐 方干 《嘉兴县内池阁》诗: “指画应心成, 周回气象清。”    2.  符合心意, 称心。    ▶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摺: “爷, 这个正叫做没头公事, 便要问时怕也难应心么。”    ▶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 “她母亲就把女儿送过婆家去……但那婆家并不叫这女孩子应心满意。”
        下得手:    谓忍心下毒手。    ▶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摺: “哎, 你个行刃的哥哥, 你畅好是下的手!”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摺: “奉 刘娘娘 的懿旨, 本待把裙刀将太子刺死, 丢于 金水桥 河下。 则见红光紫雾, 罩定太子身上, 怎敢下得手。”
        口不应心:    kǒu bù yìng xīn 【解释】应:符合。心口不一致。【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官人,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拼音码】kbyx【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英文】words not agreeing with the heart
        手不应心:    又作:力不从心。
        得托:    可靠, 可信赖。    ▶ 《水浒传》第二二回: “若到了彼处, 那里使个得托的人, 寄封信来。”
        得按:    谓鹰隼受到擒猎技能的训练。    ▶ 唐 韩偓 《苑中》诗: “外使调鹰初得按, 中官过马不教嘶。”原注: “五坊外按使, 以鹰隼初调习, 始能擒获, 谓之得按。”一本作“ 得案 ”。 参见“ 按鹰 ”。
        得所:      1.  谓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适的位置。 语出《诗‧魏风‧硕鼠》: “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 《汉书‧王莽传上》: “四海辐凑, 靡不得所。”    ▶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 “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 “野人宁得所, 天意薄浮生。”    ▶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 “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 所以不得所者, 贪暴者扰之, 而‘仁者’害之也。”    2.  适当;适宜。    ▶ 金 王若虚 《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 “盖其刚柔适中, 缓急得所, 勤故不废事, 简故不扰民, 明无不察, 毫发莫欺。”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 “ 钱敦堂 编修殁, 其门生为经纪棺衾, 赡恤妻子, 事事得所。”
        得放手时须放手:    该放手的时候便放手。 谓对于某些事情不要太固执、认真。    ▶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摺: “﹝ 张驴儿 云: ﹞既然有了药, 且饶你罢。 正是: ‘得放手时须放手, 得饶人处且饶人。 ’”    ▶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遂将所得野味, 置于阱中, 空手而回。 正是: 得放手时须放手, 可施恩处便施恩。”    ▶ 《红楼梦》第六一回: “ 平儿 道: ‘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 什么大不了的事, 乐得不施恩呢。 ’”
        得意门生:    dé yì mén shēng 【解释】门生:古代亲自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指学生。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示例】清·曾朴《孽海花》第11回:“两位都是石农的~哟。”【拼音码】dyms【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英文】blue-eyed boy
        得政:    为政, 治理国政。    ▶ 《国语‧晋语五》: “不得政何以逞怒?余将致政焉, 以成其怒。”    ▶ 韦昭 注: “得政, 为政也。”    ▶ 《新唐书‧柳宗元传》: “及得政, 引内禁近, 与计事, 擢礼部员外郎, 欲大进用。”    ▶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 “ 义丰 赋 馆娃 曰: ‘…… 关大夫 进, 夏 德岂昏; 微子 得政, 商 岂秽闻。 ’”
        得意洋洋:    dé yì yáng yáng 【解释】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示例】单道台~的答道:“忙虽忙,然而并不觉得其苦。”(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拼音码】dyyy【用法】补充式;作状语;指自鸣得意【英文】be all cock-a-hoop
        得故子:    借故, 故意。    ▶ 《西游记》第四九回: “ 八戒 正行, 忽然打个躘踵, 得故子把 行者 往前一掼, 扑的跌了一跤。”
        得意扬扬:    dé yì yáng yáng 【解释】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示例】郑振铎《漩涡》:“刚才我看见他和胡宗预从教务室出来,~,公然的扬言道,某某人是去定的了。”【拼音码】dyyy【用法】补充式;作状语;指因成功而沾沾自喜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得意扬扬"什么意思
  2. "得意洋洋"什么意思
  3. "得意门生"什么意思
  4. "得所"什么意思
  5. "得手"什么意思
  6. "得托"什么意思
  7. "得按"什么意思
  8. "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意思
  9. "得政"什么意思
  10. "得故子"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