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鼲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鼷鼠与鼲鼠。
▶ 清 黄景仁 《井陉行》: “ 井陉 之险尔可谈笑入, 一妇人手系尔同鼷鼲。”
- 鼷 xī ㄒㄧˉ1)〔~鼠〕一种小老鼠,亦称“耳鼠”。一说就是小家鼠。胆小...
- 鼲 hún ㄏㄨㄣˊ1)鼠的一种,体小,背部灰色,腹部白色,尾毛蓬松。毛皮...
- 鼸 xiàn ㄒㄧㄢˋ1)田鼠。
- 鼷鼬 鼷鼠与鼬鼠。 泛指小鼠。 ▶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 “以此为忧世念国, 希拟素王, 有似蹇足之寻龙骐, 斥鷃之逐鸿鹄, 焦冥之方云鹏, 鼷鼬之比巨象也。”
- 鼹 yǎn ㄧㄢˇ1)〔~鼠〕哺乳动物,长十余厘米,毛黑褐色,趾有钩爪,善掘土,白天住在土中,夜晚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俗称“地排(pǎn)子”。·参考词汇:mole饮河鼹鼠
- 鼷鼪 犹鼷鼬。 ▶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诗: “复疑地中鸣鼓钲, 惊逋窜窃同鼷鼪。”
- 鼹腹 比喻器量小或欲望有限。 语本《庄子‧逍遥游》: “偃鼠饮河, 不过满腹。”偃鼠, 即鼹鼠。 ▶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 “自惭乎鼹腹易盈, 非嗜其熊蹯独美。”
- 鼷鼠饮河 比喻欲望有限。
- 鼹鼠 1. 哺乳动物。 体矮胖, 长10馀厘米, 毛黑褐色, 嘴尖。 前肢发达, 脚掌向外翻, 有利爪, 适于掘土;后肢细小。 眼小, 隐藏在毛中。 白天住在土穴中, 夜晚出来捕食昆虫, 也吃农作物的根。 古人常与鼢鼠混同。 ▶ 宋 刘守 《满江红‧刘守解任》词: “荣对辱, 饮河鼹鼠, 无过满腹。” 2. 传说中的一种大兽。 ▶ 唐 张祜 《少年乐》诗: “带盘红鼹鼠, 袍砑紫犀牛。” ▶ 《太平广记》卷四四○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鼠》: “鼹鼠首尾如鼠, 色青黑, 短足有指, 形大, 重千馀斤。 出 零陵郡 界, 不知所来。 民有灾及为恶者, 鼠辄入其田中, 振落毛衣, 皆成小鼠, 食其苗稼而去。”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三‧隐鼠》﹝集解﹞引 苏颂 曰: “鼹鼠出 沧州 及胡中, 似牛而鼠首黑足, 大者千斤, 多伏于水。”
- 鼷鼠 1. 鼠类最小的一种。 古人以为有毒, 啮人畜至死不觉痛, 故又称甘口鼠。 ▶ 《春秋‧成公七年》: “七年春, 王正月, 鼷鼠食郊牛角, 改卜牛。 鼷鼠又食其角, 乃免牛。” ▶ 《三国志‧魏志‧杜袭传》: “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锺不以莛撞起音。”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三‧鼷鼠》﹝集解﹞引 陈藏器 曰: “鼷鼠极细, 卒不可见, 食人皮牛马等皮肤成疮, 至死不觉。”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 “男儿胆大如鼷鼠, 一何可哂。” 2. 传说中的一种大兽。 ▶ 《太平御览》卷九一一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 “北方有冰万里, 厚百丈, 有鼷鼠在冰下出焉, 其形如鼠, 食草木, 肉重千斤, 可以作脯, 食之已热。”
- 鼺 léi ㄌㄟˊ1)鼯鼠的别称。
- 鼷腹鹪枝 比喻欲望有限。语本《庄子·逍遥游》:“鹪鹩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