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ólì
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这个故事有一种~抓住我的心。
- 魔 mó ㄇㄛˊ1)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喻邪恶的势力...
- 力 lì ㄌㄧˊ1)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2)一切事物的效能:视...
- 魔劫 谓命中注定的灾难。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 “娘子姻缘已动, 而魔劫未消。”
- 魔军 1. 佛教故事, 释迦 成道时, 恶魔 波旬 来侵害, 佛家称其所率之军为魔军。 ▶ 唐 王勃 《释迦佛赋》: “莫不魔军振动, 法界奔惊。” 2. 泛指由魔鬼组成的军队。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扶箕诗》: “天遣魔军杀不平, 不平人杀不平人。 不平人杀不平者, 杀尽不平方太平。” 3. 犹魔君。 怪物。 常用作詈词。 ▶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五本第十五出: “那魔军来时, 你着他入房来, 我料持他。” ▶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摺: “这一夥魔军, 又无甚功勋, 却着他画戟朱门……羊马成群。” 4. 指调皮捣蛋者。 ▶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四摺: “谁家的小魔军, 两三番迤逗人。”
- 魔叉探物 [dowsing]用榛木、花楸木或柳木枝杈、分叉的金属棒或悬摆探测水、矿藏或其他隐藏物体。此种习俗可能始于中世纪。以魔叉探物者在搜寻对象时紧握探杆两叉,似乎在接收来自地下的传递信号。如果探杆激烈震颤,或向下指,说明找到某个地下物体。最常用于探水,但也可用以探测贵重金属、埋藏珍宝、文物甚至尸体。
- 魔合罗 1. 旧俗农历七月初七用以表示送子的吉祥物, 亦作为玩偶。 ▶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摺: “每年家赶这七月七入城来卖一担魔合罗。” ▶ 明 沈自徵 《霸亭秋》: “ 牛表弟 , 许我一个魔合罗, 至今不曾讨得。” 2. 引申为漂亮、可爱。 ▶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摺: “将来魔合罗孩儿, 知他谁是谁。” ▶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五本第十九出: “[ 行者 云]小鬼, 对恁公主说, 大 唐 三藏国师 魔合罗俊徒弟 孙悟空 来求见。”
- 魔侯罗 即魔合罗。 ▶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郡王道: ‘魔侯罗儿只是七月七日乞巧使得, 寻常间又无用处。 ’”一本作“摩侯罗儿”。
- 魔君 犹魔王。 喻指凶残、凶暴者。 ▶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那朝奉又是一个爱财的魔君, 终是 陈秀才 的名头还大, 卫朝奉 不怕他还不起。” ▶ 殷夫 《梅儿的母亲》诗: “世界的创造者只是我们, 我们要在今天, 今天杀尽魔君。”
- 魔云 带有妖气的乌云。 ▶ 清 丘逢甲《日蚀》诗: “魔云走逐复不舍, 须弥山 影陡暗黑。”
- 魔咒 魔鬼的咒语。 ▶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五章: “每当深夜睡不着的时候, 他翻身起来抽烟, 那魔咒似的‘箴言’就像烟丝似的在他脑里游来游去。”
- 魔事 1. 佛教指成道的障碍。 ▶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 “酒是恶本, 酒是魔事, 檀越今日幸不可饮。” ▶ 《景德传灯录‧天竺祖师》: “师俨然于坐, 魔事随灭。” ▶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 “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 欲入正受, 即有魔事, 不得成就, 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 娆善友故。” 2. 佛教指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的法事。 ▶ 《太平广记》卷一百引《神鬼传‧张应》: “ 历阳 张应 本是魔家, 取佛家女为妇。 妻病困, 为魔事不差。 妻曰: ‘我本佛家女, 乞为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