颀典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坚韧貌。
▶ 《周礼‧考工记‧輈人》: “是故輈欲颀典。”
▶ 郑玄 注: “颀典, 坚刃貌。
▶ 郑司农 云: ‘颀读为恳, 典读为殄。 驷车之辕, 率尺所一缚, 恳典似谓此也。 ’”
- 颀 (頎)qí ㄑㄧˊ1)身子高:~长。颀伟 颀长
- 典 diǎn ㄉㄧㄢˇ1)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
- 颀大 高大;魁梧。 ▶ 《新唐书‧回鹘传下》: “大 汉 者, 处 鞠 之北, 饶羊马, 人物颀大, 故以自名。”
- 颀伟 qíwěi(身材)高大魁梧。
- 颀峻 躯干高大。 ▶ 《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 “﹝ 鲜于仲通 ﹞以 国忠 见, 干貌颀峻, 口辩给。”
- 颀晰 颀晰拼音:qí xī 注音:ㄑㄧˊ ㄒㄧ 词语解释修长而白晳。
- 顿驾 停车。 亦泛指停留。 ▶ 晋 范宁 《<谷梁传集解>序》: “ 升平 之末, 岁次 大梁 , 先君北蕃回轸, 顿驾于 吴 。”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巨洋水》: “ 尧水 又东北注 巨洋 , 伏琛 、 晏谟 并言 尧 尝顿驾于此, 故受名焉, 非也。” ▶ 《百喻经‧送美水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 度于五道, 向涅盘城, 心生厌倦, 便欲舍离, 顿驾生死, 不能复进。”
- 颀晳 颀晳(頎晳)拼音:qí xī 注音:ㄑㄧˊ ㄒㄧ 词语解释修长而白晳。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道逢五侯骑,頎晳为卿兄。”
- 顿首再拜 顿首再拜拼音:dùn shǒu zài bài 注音:ㄉㄨㄣˋ ㄕㄡˇ ㄗㄞˋ ㄅㄞˋ 成语解释顿首再拜【拼音】:dùn shǒu zài bài【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颀然 1. 挺立修长貌。 ▶ 《孔子家语‧辩乐》: “近黮而黑, 颀然长, 旷如望羊, 奄有四方。” ▶ 王肃 注: “颀, 长貌。” ▶ 宋 叶适 《祠山祷雨文》: “未插之秧, 十尚三四;颀然块中, 插者行死。” 2. 风姿挺秀貌。 ▶ 唐 韩愈 《送陈秀才彤序》: “ 颍川 陈彤 , 始吾见之 杨湖南 门下, 颀然其长, 薰然其和。” ▶ 宋 苏轼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诗: “君来扣门如有求, 颀然鹤骨清而修。” ▶ 清 恽敬 《庄经饶墓志铭》: “其视端然, 其立颀然, 其行圈然, 其色夷然。”
- 顿首 dùnshǒu磕头(多用于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