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谀背毁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面誉背毁”。
- 面谀 当面恭维。 ▶ 《孟子‧告子下》: “与谗谄...
- 背毁 背后毁谤。 语本《庄子‧盗跖》: “好面誉人者, 亦好背而毁之。”&n...
- 面谀 当面恭维。 ▶ 《孟子‧告子下》: “与谗谄面谀之人居, 国欲治, 可得乎?”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灌夫 为人刚直使酒, 不好面谀。” ▶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 王员外 见先生赞扬太过, 只道是面谀之词, 反放心不下。” ▶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观日本》: “今 欧洲 人诚多面谀 日本 , 然稍有识知者, 犹知 支那 为可贵。”
- 背毁 背后毁谤。 语本《庄子‧盗跖》: “好面誉人者, 亦好背而毁之。” ▶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 “当交颜而面从, 至析离而背毁者, 伪人也。” ▶ 《宋书‧颜延之传》: “昔同稽款, 今犹叛戾, 朝吐面誉, 暮行背毁。”
- 面誉背毁 谓当面称赞,背后诽谤。
- 面谈 miàntán当面商谈;当面交谈:改日~|~招考问题。
- 面谋 当面谋划。 ▶ 《红楼梦》第三回: “﹝ 贾雨村 ﹞忙寻邸报看真确了, 次日面谋之 如海 。”
- 面课 当面考核。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生童课试》: “每月订期, 诣 彝伦堂 出题面课。” ▶ 清 钮琇 《觚剩‧鸣钲荐试》: “又止之曰: ‘……若来云何也?我且试若矣。 ’因面课而甲乙之。”
- 面谏 当面直言规劝。 常用于臣对君。 ▶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 “六年秋, 帝欲征 吴 , 群臣大议, 勋 面谏。”
- 面诮 当面讥诮。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 “﹝ 景安 ﹞为参将 广福 面诮, 反挟愤诬劾。”
- 面谕 miànyù[instruct sb.in person;tell sb.in person] 当面给予训示或下达命令请天子登五凤楼,召百官面谕讨贼。――《三国演义》
- 面诤 当面谏劝。 ▶ 《清史稿‧仁宗纪》: “不敢面诤, 退有后言, 貌合而情暌, 是即乖也。”
- 面谢 当面道谢。 ▶ 鲁迅 《书信集‧致内山完造》: “诸多费神, 甚感, 容后面谢。”
- 面诘 亲自讯问、查究。 ▶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 淳化 中, 著作 孙崇谏 陷北归, 太宗 召见, 面诘虏庭事, 崇谏 备奏 唐河 之役, 上始尽知。” ▶ 《宋史‧王景传》: “起身行伍, 素无智略, 临政不尚刻削, 民有讼必面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