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zhènhàn
震动;摇撼:~人心丨滚滚春雷,~大地。
- 震 zhèn ㄓㄣˋ1)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夷伯之庙”。~霆。2)...
- 撼 hàn ㄏㄢˋ1)搬动:~顿(搬动颠仆)。~天动地。“蚍蜉~大树,可笑...
- 震撼人心 zhèn hàn rén xīn 【解释】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拼音码】zhrx【用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 震摇 zhènyáo(1)[kick]∶迅猛有力的颠振、摇动开动电源时,他就感到手中手钻猛然震摇起来(2)[jounce]∶见“颠簸”
- 震攇 使其惊异和折服。 ▶ 《三国志‧蜀志‧许慈传》: “ 慈潜 更相克伐, 谤讟忿争, 形于声色;书籍有无, 不相通借, 时寻楚挞, 以相震攇。 其矜己妒彼, 乃至于此。”
- 震摄 震惊, 慑服。 摄, 通“ 慑 ”。 ▶ 《三国志‧魏志‧刘放传》“进 放 爵 西乡侯 , 资 乐阳亭侯 ” 裴松之 注引《孙资别传》: “威足以震摄强寇, 镇静疆埸。”
- 震方 1. 东方。 ▶ 《梁书‧武帝纪下》: “前代因袭, 有乖礼制, 可于震方, 简求沃野。” ▶ 唐 刘禹锡 《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诗: “震方天籁动, 寅位帝车回。” ▶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此处安葬, 按那龙脉, 正自震方而来, 定主宗祧延绵。” 2. 地震方位。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禨祥‧圣主徵应》: “内灵台奏 泰山 震方, 此青宫不安之象。”
- 震掉 1. 震颤, 抖动。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其后 胡瑗 改铸编锺, 遂圆其形而下垂, 叩之揜郁而不扬, 其鎛锺又长甬而震掉, 其声不和。” ▶ 《宋史‧乐志一》: “乃试考击, 锺声弇郁震掉, 不和滋甚。” 2. 惊骇, 惊恐。 ▶ 宋 苏轼 《滟滪堆赋》: “方其未知有峡也, 而战乎 滟滪 之下, 喧豗震掉, 尽力以与石斗。” ▶ 元 李朝瑞 《天马赋》: “瞬息千里, 百兽为之震掉;奋迅长鸣, 万骑为之辟易。” ▶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二: “故拙诗用涯字韵, 一闻足下问难, 不觉震掉失图, 亟思改易。”
- 震旦 zhèndàn[ancient Indian name of China] 古代印度人称中国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宋·沈括《梦溪笔谈》
- 震扰 惊动不安貌。 ▶ 《晋书‧石勒载记上》: “ 晋 伏兵大发, 败 季龙 于 巨灵口 , 赴水死者五百馀人, 奔退百里, 及于 勒 军。 军中震扰, 谓王师大至。” ▶ 唐 韩愈 《曹成王碑》: “﹝ 成王 ﹞ 绍爵 三年而 河 南北兵作, 天下震扰。” ▶ 《新唐书‧白居易传》: “是时, 盗杀 武元衡 , 京都震扰。”
- 震曜 见“ 震耀 ”。
- 震扬 1. 振作, 振奋。 ▶ 《后汉书‧臧宫传》: “震扬威灵, 风行电照。” ▶ 《隋书‧韩擒虎传》: “﹝ 贺若弼 ﹞震扬威武, 遂平 陈国 。” 2. 震动, 传扬。 ▶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 “地动摇樽, 所从来龙机发则吐丸, 蟾蜍张口受之。 丸声震扬, 伺音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