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ǔhuāshí
一种光洁的小卵石,有美丽的色彩和花纹,可供观赏,主要出产在南京雨花台一带。
◆ 雨花石
yǔhuāshí
一种光洁的小卵石,有美丽的色彩和花纹,可供观赏,主要出产在南京雨花台一带。
- 雨花 1. 雨中的花。 ...
- 石 shí ㄕˊ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 雨花 1. 雨中的花。 ▶ 唐 李绅 《真娘墓》诗: “愁态自随风烛灭, 爱心难逐雨花轻。” ▶ 前蜀 韦庄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诗: “雨花烟柳傍江村, 流落天涯酒一樽。” ▶ 明 何景明 《秋日杂兴》诗之二: “雨花风叶总堪怜, 海燕江鸥各渺然。” 2. 雨水飘散时的小水花。 ▶ 唐 刘长卿 《题灵佑和尚故居》诗: “风竹自吟遥入罄, 雨花随泪共沾巾。” ▶ 元 乃贤 《卖盐妇》诗: “雨花洒盐盐作卤, 背负空筐泪如缕。” ▶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 “飞沫倒卷, 屑玉腾珠, 遥洒人衣面, 白日间真如雨花雪片。” 3. 喻雪。 ▶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乾象‧雪》: “ 杨维桢 《雪》诗: 龙喷雨花天作瑞。” II 1. 亦作“ 雨华 ”。 佛教故事。 佛祖说法, 诸天降众花, 满空而下。 ▶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 “吾师雨花外, 不下十年馀。” ▶ 仇兆鳌 注: “《续高僧传》: 法云 讲《法华经》, 忽感天花, 状如飞雪, 满空而下, 延于堂内, 升空不坠。 又 胜光寺 道宗 讲《大论》, 天雨众花, 旋绕讲堂, 飞流户内。” ▶ 宋 林逋 《送昱师赴请姑苏》诗: “当知举如意, 宝地雨花频。” ▶ 明 高启 《次韵灵隐复见心长老见寄兼简泐禅师》: “书到喜闻双径老, 雨华新散满瑶京。” 2. 雨花台 的省称。 ▶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六: “抖擞征衫趁马蹄, 临行渍酒 雨花 西。”
- 梅花石 见“ 梅花碑 ”。
- 花石纲 huāshígāng[the boats transporting the strange flowers,plants and marbles for emperor in Song Dynasty] 北宋徽宗喜爱奇异的花木和石头,大臣蔡京就派专差向民间搜刮,劫往京城,供皇帝赏玩。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号为“花石纲”。纲,唐代中期,管理江河运输的人把每 10 只船编为一纲,这种成批编组运送货物的办法,称为“纲运”。后来把成批运送货物的组织称为“纲”
- 雨花台 江苏 名胜, 在 南京市 中华门 外。 平顶低丘, 原称 聚宝山 。 多石英质卵石, 晶莹圆润, 并有 雨花泉 等。 相传 梁武帝 时 云光法师 在此讲经, 感动诸天雨花, 花坠为石, 故称。 ▶ 宋 周应合 《建康志‧台观》: “ 雨花台 在城南三里, 据冈阜最高处, 俯瞰城闉。 考证旧传 梁武帝 时有 云光法师 讲经于此, 感天雨花, 故赐名。” ▶ 元 赵孟俯 《金陵雨花台遂至故人刘叔亮墓》诗: “ 雨花台 上看晴空, 万里风烟入望中。” ▶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 “ 雨花台 边埋断戟, 莫愁湖 里馀微波。”
- 雨花社 指佛寺。 ▶ 唐 杨巨源 《寄江州白司马》诗: “莫谩拘牵雨花社, 青云依旧是前途。”参见“ 雨花 ”。
- 雨草 藕的别称。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 “《师旷占》曰: ‘……岁欲雨, 雨草先生。 藕。 ’”
- 雨蒙 语出《诗‧豳风‧东山》: “我徂 东山 ,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 ▶ 郑玄 笺: “我往之 东山 , 既久劳矣;归又道遇雨蒙蒙然, 是尤苦也。”后用为表示战士征途之苦的典实。 ▶ 宋 苏轼 《周公庙后润德泉》诗: “至今游客伤离黍, 故国诸生咏雨蒙。”
- 雨色 1. 雨中的景色。 ▶ 南朝 陈 萧铨 《巫山高》诗: “猿声不辨处, 雨色讵分空。” ▶ 唐 宋之问 《早入清远峡》诗: “雨色摇丹嶂, 泉声聒翠微。” ▶ 宋 吴文英 《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词: “笑携雨色晴光, 入春明朝市。” 2. 天欲下雨的景象。 ▶ 唐 张旭 《山行留客》诗: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 唐 李白 《宿巫山下》诗: “雨色风吹去, 南行拂 楚王 。 高丘怀 宋玉 , 访古一沾裳。” II犹落红。 落花。 ▶ 宋 毛滂 《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词: “雨色流香绕坐中, 映阶疏竹一丛丛。”
- 雨蓑 用蓑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 ▶ 宋 陆游 《重九后风雨不止遂作小寒》诗: “射虎南山无复梦, 雨蓑烟艇伴渔翁。”
- 雨膏烟腻 谓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 雨蓑烟笠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 雨脚 yǔjiǎo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着的雨点。◆ 雨脚yǔjiǎo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着的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