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拔毛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àn guò bá máo
【解释】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
【拼音码】ygbm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英文】spare no effort in taking advantage of what one puts his hand on
- 雁 yàn ㄧㄢˋ1)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行...
- 过 (過)guò ㄍㄨㄛˋ1)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
- 拔 bá ㄅㄚˊ1)抽,拉出,连根拽出:~腿。~草。~牙。~苗助长。2)夺...
- 毛 máo ㄇㄠˊ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
- 雁过留声 yàn guò liú shēng 【解释】比喻留名声于身后。【拼音码】ygls
- 拔毛济世 谓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语出《列子·杨硃》:“禽子问杨硃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 雁过拨毛 雁过拨毛拼音:yàn guò bō máo 注音:ㄧㄢˋ ㄍㄨㄛˋ ㄅㄛ ㄇㄠˊ 成语解释雁过拨毛【拼音】:yàn guò bō máo【解释】:①比喻武艺高强。②比喻经手办事便捞点好处。【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他既没那‘雁过拨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怎么好好儿的把人家拆了个稀烂。”【示例】:村里明白人清楚,那武装部长是位‘~’的主儿,谁想从他底下当兵,不给他送点礼,那是门也没有。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 雁边 泛指我国北方边境。 ▶ 元 萨都剌 《梦登高山得诗》: “万壑泉声松外去, 数行秋色雁边来。”
- 雁足镫 亦作“雁足镫”。 见“ 雁足灯 ”。
- 雁逝鱼沉 亦作“雁断鱼沈”。比喻彼此音讯断绝。
- 雁足灯 汉 代宫灯。 灯座刻有雁足形状。 ▶ 宋 陆游 《秋思》诗之八: “眼明尚见蝇头字, 暑退初亲雁足灯。” ▶ 宋 欧阳修 《前汉雁足灯铭》: “ 煜 守 丹阳 日, 苏氏 者出古物, 有铜雁足镫, 制作精巧。”
- 雁采 即雁币。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 “彼虽先至, 未受雁采;不如仍使亲迎。”参见“ 雁币 ”。
- 雁足书 系于雁足的书信。 语出《汉书‧苏武传》: “ 昭帝 即位。 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 后 汉 使复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 得夜见 汉 使, 具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 言天子射 上林 中, 得雁, 足有系帛书, 言 武 等在某泽中。 使者大喜, 如 惠 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 谢 汉 使曰: ‘ 武 等实在。 ’”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 “主人千骑东方远, 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 被扣于 真州 , 十六年不还。 ▶ 经 畜一雁, 甚驯。 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 “露冷风高恣所如, 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 穷海累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 雁为猎者所获, 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 遂向南进军, 越二年, 宋 亡。 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 雁钗 首饰名。 形如飞雁的发钗。 ▶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说着, 把自己头上带的一只螺丝点翠嵌宝衔珠的雁钗摘下来, 给 张姑娘 插在鬓儿上。”
- 雁足 指书信。 ▶ 南朝 梁 王僧孺 《咏捣衣》: “尺素在鱼肠, 寸心凭雁足。” ▶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 “鱼肠雁足望缄封, 地远三江岭万重。” ▶ 《天雨花》第二回: “虽有父, 身去远, 雁足难凭。”参见“ 雁足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