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燕北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比喻两地分离。
- 雁 yàn ㄧㄢˋ1)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行...
- 南燕 1. 春秋 诸侯国名。 &n...
- 北 běi ㄅㄟˇ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
- 南燕 1. 春秋 诸侯国名。 ▶ 《左传‧隐公五年》“ 卫 人以 燕 师伐 郑 ” 晋 杜预 注: “ 南燕国 。 今 东郡 燕县 。”在今 河南 延津县 东。 ▶ 《左传‧庄公二十年》“春, 郑伯 和王室不克, 执 燕仲父 ” 晋 杜预 注: “ 燕仲父 , 南燕 伯。” 2. 晋 时 十六国 之一。 ▶ 北魏 兵破 后燕 国都 中山 (今 河北 定县 ), 承相 慕容德 率众迁到 滑台 (今 河南 滑县 ), 于公元398年自称 燕王 , 史称 南燕 , 是 鲜卑 慕容氏 在中原的最后一个政权。 有今 山东 东部及 河南 的一部分。 公元410年为 东晋 刘裕 所灭。
- 雁去鱼来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 雁北 指 山西省 北部 雁门关 以北内外 长城 之间的地区。 ▶ 杨朔 《铁骑兵》三: “城里的 日本 兵大半调到 雁北 进行‘扫荡’去了, 竟以为八路军转到外线, 要捣毁他们的老巢, 吓得急忙退回 包头 , ‘扫荡’便停止了。”
- 雁喙 亦作“雁喙”。 芡实的别名。
- 雁列 像雁行一样地排列。 形容排列齐整。 ▶ 明 杨维桢 《席上赋》: “鱼吹绿酒常双跃, 雁列瑶筝不独飞。” ▶ 清 曾国藩 《随州李君墓表》: “君戒镇家出一人, 负薪一束, 执长竿笼一炬, 临水雁列, 竟夕焚薪, 火光亘六七里。”
- 雁器 亦作“雁器”。 赝品。 雁, 同“ 赝 ”。 ▶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 “ 阮氏 钟鼎款识, 谓 周 世自有草篆, 则过崇雁器, 为不根之谈也。”
- 雁兵 雁的飞行行列。 因其有序如兵阵, 故称。 ▶ 元 郝经 《仪真馆中暑一百韵》: “雁兵秋滚滚, 鱼窟夜遑遑。”
- 雁回峰 衡山 七十二峰之一。 在今 湖南省 衡阳市 南。 相传雁至 衡阳 而止, 遇春而回。 也叫 回雁峰 。 ▶ 宋 卢炳 《踏莎行》词: “白云低处 雁回峰 , 明朝便踏 潇湘 路。”
- 雁关 见“ 雁门关 ”。
- 雁城 亦作“雁城”。 指 雁门郡 。 ▶ 唐 王勃 《采莲赋》: “忽君子兮有行, 复良人兮远征;南讨 九真 百越 , 北戍 鸡田 雁城 。”参见“ 雁门 ”。
- 雁信 指传递书信者。 ▶ 唐 温庭筠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诗: “若向 三湘 逢雁信, 莫辞千里寄渔翁。”参见“ 雁足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