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旧布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ú jiù bù xīn
【解释】清除旧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旧的。
【出处】《左传·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示例】~识君意,烂烂一星光射人。(清·黄遵宪《西乡星歌》)
【拼音码】cjbx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指革新
【英文】get rid of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 除 chú ㄔㄨˊ1)去掉:~害。~名。~根。铲~。废~。排~。~暴安良。...
- 旧 (舊)jiù ㄐㄧㄡˋ1)过时的,与“新”相对:~式。~俗。2)东西因...
- 布新 更新, 建立新的。 ▶ 《左传‧昭公十七年》...
- 布新 更新, 建立新的。 ▶ 《左传‧昭公十七年》: “ 申须 曰: ‘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 ▶ 《宋书‧武帝纪中》: “是以五纬升度, 屡示除旧之迹;三光协数, 必昭布新之祥。” ▶ 廖仲恺 《革命继续的工夫》: “这个革命作用, 一面是除旧, 一面是布新。”
- 除旧更新 chú jiù gēng xīn 【解释】清除旧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旧的。【出处】《左传·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旧布新也。”【示例】新陈代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拼音码】cjgx【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以新的代替旧的
- 涤秽布新 清除陈旧的,建立新的。
- 除秽布新 又作:除旧布新。
- 除日 chúrì〈书〉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 除暗 去除不可告人之心;去除私心。 ▶ 《国语‧晋语二》: “除暗以应外谓之忠,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韦昭 注: “去己暗昧之心以应外谓之忠。”
- 除数 chúshù[divisor;divider] 用来除被除数的数
- 除暴安良 chú bào ān liáng 【解释】铲除强暴,安抚善良的人民。【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舍之职责,在乎除暴安良。”【示例】起义军每到一处,便~,稳定人心。【拼音码】cbal【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维持好的社会风尚【英文】weed out the wicked and let the law-abiding citizen live in peace
- 除放 免除。 ▶ 宋 苏轼 《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行下状》: “积欠盐钱, 圣恩已许只纳产场盐监官本价钱, 其馀并与除放。” ▶ 宋 苏辙 《乞给还京西水柜所占民田状》: “臣欲乞指挥 汴口 以东州县, 各具水柜所占顷亩数目及每岁有无除放二税。”
- 除替 御任;免去官职。 ▶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诗“遽蒙交郡印, 安敢整朝衣”自注: “到任十二个月, 除替未及三年。”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及 李泌 入相, 不知之, 俄而除替。”
- 除改 1. 免除现职, 改任他职。 ▶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 弘正 闻之, 笑曰: ‘是闻除改, 登即行矣, 何能为哉!’” 胡三省 注: “除改, 谓除书改授他镇。” 2. 革除和修改。 ▶ 宋 曾巩 《论中书录黄画黄舍人不书检札子》: “然向来书检已连除改因依, 况除改因依, 参于典故, 即无舍人不得预闻之理。” ▶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朝廷每有除改, 外面多谤议。”
- 除月 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 《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 “十二月季冬, 亦曰暮冬、杪冬、除月、暮节、暮岁、穷稔、穷纪。”
- 除擢 提拔任用。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 会稽 士人有 钱唐休 者, 颇有声于时, 赵丞相 当国, 人荐之者, 方议除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