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心下气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虚心下气。
- 降心 平抑心气。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
- 下气 xiàqì(1)[break wind]∶证名。指肠胃郁结而排泄气体下...
- 心下 xīnxià[in mind] 心中;心里他表面虽不说话,心下意见可大了
- 降心 平抑心气。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天子降心以逆公, 不亦可乎?” ▶ 《魏书‧刑罚志》: “而长吏咸降心以待之, 苟免而不耻, 贪暴犹自若也。”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 太宗 时与 明 议和, 庄烈帝 欲我去大号, 不称帝称汗。 后知 太宗 降心从之。”
- 下气 xiàqì(1)[break wind]∶证名。指肠胃郁结而排泄气体下气平肝(2)[lower qi](3)指人体下部之气(4)运气学说术语。指六气定位下之气。如水位下之土气、土位下之木气等xiàqì[calmly] 谓态度恭顺,平心静气低声下气
- 乡下气 乡下人的习气。 多含讥讽意味。 ▶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那 张老 夫妻, 虽然有些乡下气, 初来时众人见了不免笑他, 及至处下来, 见他一味诚实。”
- 低心下意 谓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 降心俯首 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 降心相从 jiàng xīn xiāng cóng 【解释】降低自己去遵从别人。【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唯我郑国之有谒焉,如旧婚媾,其能降以相从也。”【示例】既料中国人必不失和,而孤拔以一水师提督,挟盛气而来,谓闽官必~,船局因垂手可得。(高阳《清宫外史》下册)【拼音码】jxxc【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委屈自己的意愿去服从别人
- 降心顺俗 降低心志,随顺流俗。
- 下气怡声 xià qì yí shēng 【解释】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出处】《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拼音码】xqy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 下气怡色 同“下气怡声”。
- 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 【解释】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示例】宝玉背地里拉着他,~,要问黛玉的话,紫娟从没好话回答。(《红楼梦》第一00回)【拼音码】dsxq【灯谜面】井里吹喇叭;床底下吹喇叭;钻在水道眼里叹息【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英文】humble
- 柔声下气 又作: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 赔身下气 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 轻身下气 形容谦恭的态度。
- 上气不接下气 shàngqì bù jiē xiàqì[gasp for breath;be out of breath]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她上气不接下气地往山村跑去。――李娴娟等《血染的爱》
- 降德 赐予恩惠。 ▶ 《孔丛子‧记义》: “ 孔子 适 齐 , 齐景公 让登。 夫子降一等, 景公 三辞, 然后登。 既坐, 曰: ‘夫子降德, 辱临寡人, 寡人以为荣也。 ’”
- 降形 1. 尸体, 遗体。 ▶ 宋 王安石 《节度推官陈君墓志铭》: “浮扬清明, 升气之乡;沈翳浊黑, 降形之宅。 其升远矣, 其孰能追?其降在此, 有铭昭之。” 2. 谓神灵下凡现形。 ▶ 清 袁枚 《新齐谐‧谢檀霞》: “‘我是数百年英魂, 飘泊无耦, 愿共晨夕, 授子服气之法, 不必交媾如人世之夫妇也。 ’且曰: ‘鬼差索诈, 不必理他, 有我在此。 ’后遂白日降形其家, 周旋如妻妾, 不饮不食。”
- 降志 犹降心。 ▶ 汉 班固 《答宾戏》: “ 伯夷 抗行于 首阳 , 柳惠 降志于辱仕。” ▶ 唐 耿湋 《冬夜寻李永因书事赠之》诗: “栖遑偏降志, 疵贱倍修身。” ▶ 章炳麟 《訄书‧订孔》: “异时 老墨 诸公, 不降志于删定六艺, 而 孔氏 擅其威。”
- 降廉 战国 时, 赵 将 廉颇 居功自大, 上卿 蔺相如 以国家为重, 再三退避, 不与之争列。 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用以为典。 ▶ 唐 柳宗元 《佩韦赋》: “ 蔺 疏颜以诮 秦 兮, 入降 廉 犹臣仆。” ▶ 韩醇 解: “降, 谓下也。”
- 降志辱身 jiàng zhì rǔ shēn 【解释】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出处】《论语·微子》:“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示例】怪不得我问他做甚事,他不肯说,说怕辱没了师傅。不知你肯~,做这等事,正是为人所不能为呢!(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四回)【拼音码】jzr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与世俗同流合污
- 降年 谓上天赐予人的年龄, 寿命。 ▶ 《书‧高宗肜日》: “降年有永有不永, 非天夭民, 民中绝命。” ▶ 孔 传: “言天之下年与民, 有义者长, 无义者不长。” ▶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 “降年不永, 民斯悲悼。” ▶ 元 揭傒斯 《郑隐君墓碣》: “先子在 宋 , 固尝试补博士弟子员矣, 而降年不永, 弗终厥志, 余虽老, 敢忘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