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和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fùhè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随声~。
- 附 fù ㄈㄨˋ1)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
- 和 hé ㄏㄜˊ1)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
- 随声附和 suí shēng fù hè 【解释】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示例】放翁(陆游)晚年有得,非~以道学为名高者矣。(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拼音码】ssfh【灯谜面】瞎子看灶火;瞎子跟着笑伴唱【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英文】echo what others say
- 附国 1. 古部落名。 分布于今 四川 西部和 昌都 地区。 ▶ 隋 唐 时居民约两万户, 从事农业为主, 垒石为碉房, 以皮船渡河。 ▶ 隋 大业 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贡。 ▶ 唐 初为 吐蕃 所并。 ▶ 《北史‧附国传》: “ 附国 者, 蜀郡 西北二千馀里, 即 汉 之西南夷也…… 大业 四年, 其王遣使 素福 等八人入朝。” 2. 附庸。 ▶ 《魏书‧崔玄伯传》: “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 自亲王以外, 尽令拜送。”
- 附命 付与使命。 附, 通“ 付 ”。 ▶ 《史记‧殷本纪》: “民有不若德, 不听罪, 天既附命正厥德。” ▶ 司马贞 索隐: “附, 依《尚书》音孚。”按, 《书‧高宗肜日》作“孚命”, 孙星衍 疏: “孚, 汉 《熹平石经》作‘付’, 与《史记》合, 是今古文皆作‘付’也。 ▶ 《汉书‧孔光传》引《经》亦作‘付’。”
- 附图 附图拼音:fù tú 注音:ㄈㄨˋ ㄊㄨˊ 词语解释◎ 附图 fùtú(1) [figure;accompanying drawing;attached chart]∶文内插图(2) [inset]∶见"插图"
- 附呈 附带恭敬地送上。 ▶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旧邮票集得六枚, 并附呈。” ▶ 茅盾 《子夜》十六: “火柴商恐惧万分, 请为调查, 以释群疑等情, 并附呈工商部稿一通前来。”
- 附塞 边塞。 ▶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哀牢夷》: “ 建武 二十三年, 其王 贤栗 遣兵乘箄船, 南下 江 汉 , 击附塞 夷鹿茤 。”
- 附向 亲近归向。 ▶ 《新唐书‧李敬玄传》: “监修国史, 进吏部尚书。 居选部久, 人多附向。”
- 附增 科举时代两种生员名目附生、增生的并称。 ▶ 清 陈确 《呈学请削籍词》: “今某蹇遭病废, 手不习制举之书;幸遇宾兴, 足不赴贡科之试。 然犹序例附增之上, 岁叨锺石之粮, 惰慢不恭, 贪顽已甚。”
- 附名 1. 寄名;托名。 ▶ 宋 程大昌《演繁露‧流离》: “使此一种而入用, 自附名于玉, 不为流离矣。” 2. 在人家名字后边加署姓名。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吴南溪》: “上询之, 文和 曰: ‘臣欲用笔附名于摺尾也。 ’”
- 附声吠影 比喻盲目附和。
- 附同 谓结党同谋。 ▶ 《后汉书‧方术传序》: “ 郑兴 、 贾逵 以附同称显, 桓谭 、 尹敏 以乖忤沦败。” ▶ 《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四年》: “又中黄门 南阳 王康 , 先为太子府史, 及 长乐 太官丞京兆 王国 等并附同于 程 。” ▶ 胡三省 注: “附同者, 既相党附, 又与之同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