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势趋炎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谓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 附势 阿附权势。 ▶ 《书‧仲虺之诰》: “简贤附...
- 趋炎 1. 喜暖;奔向火焰。 &nb...
- 趋炎附势 qū yán fù shì 【解释】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出处】《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示例】所有朋谊及那些~的,男男女女,都拥挤望周府来。(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五回)【拼音码】qyf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英文】be a follower of the rich and powerul 【故事】宋真宗时馆阁校理李垂上书治理黄河水灾,特著书《导河形胜图》,由于宰相丁谓的阻拦没有得到实施,好心人劝他去拜访丁谓,李垂不但不去巴结,反而抨击他,被贬出京。后来回京,李伯康劝他去拜见新宰相,他说他不会去趋炎附势的
- 附势 阿附权势。 ▶ 《书‧仲虺之诰》: “简贤附势, 寔繁有徒。” ▶ 孔 传: “贤而无势则略之, 不贤有势则附之。”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公所赏鉴, 抵附势之流。” ▶ 鲁迅 《集外集‧我来说“持中”的真相》: “前者是无主意, 不盲从, 不附势, 或者别有独特的见解。”
- 趋炎 1. 喜暖;奔向火焰。 ▶ 宋 梁栋 《黄葵》诗: “九夏不趋炎, 三月不争春。” ▶ 元 萨都剌 《灯蛾来》诗: “平生不傍太阳里, 何故趋炎来就死。” ▶ 清 褚人获 《坚瓠六集‧慢亭仙》: “芙蓉不耐九秋霜, 菡萏趋炎怯晚妆。”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无题》: “虫的扑灯, 有人说是慕光, 有人说是趋炎, 有人说是为性欲, 都随便, 我只愿他不要只是绕圈子就好了。” 2. 比喻趋附权势。 ▶ 明 杨珽 《龙膏记‧修郤》: “俺老爷一生嗜利, 半世趋炎……向来奉承 元相公 , 甘为鹰犬;近日结交 常仆射 , 托为心腹。” ▶ 清 梁绍壬 《论交》诗之八: “贫士好趋炎, 其见固可鄙。”
- 简贤附势 轻视贤良,依附权势。
- 趋时附势 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
- 趋炎奉势 趋炎附势。
- 趋炎赶热 犹言趋炎附势。 ▶ 明 康海 《中山狼》第四摺: “那负朋友的, 受他的周济, 亏他的游扬, 真是如胶似漆, 刎颈之交。 稍觉冷落, 却便别处去趋炎赶热, 把那穷交故友撇在脑后。”
- 趋炎附热 又作:趋炎附势。
- 附化 犹归化。 ▶ 《三国志‧魏志‧曹仁传》: “ 仁 与 徐晃 攻破 邵 , 遂入 襄阳 , 使将军 高迁 等徙 汉 南附化民于 汉 北。”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是以附化之民, 万有馀家。”
- 附协 亲附和协。 ▶ 《国语‧齐语》: “是以大国惭愧, 小国附协。” ▶ 《宋书‧徐湛之传》: “ 湛之 为大将军 彭城王 义康 所爱, 与 刘湛 等颇相附协。”
- 附助 亲近辅助。 ▶ 《后汉书‧皇后纪下‧桓思‧窦皇后》: “中常侍 曹节 、 王甫 疾 萌 附助太后, 诬以谤讪 永乐宫 , 萌 坐下狱死。”
- 附卷 讼词中附发的案卷。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批阅》: “被告诉词, 及后有禀单, 俱发该承附卷并审。”
- 附加税 于正税之外加徵的税。 ▶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照往年的老规矩, 正项是每亩一元六角;带徵的附加税以及什么捐什么费, 合起来也是一元六角五。”
- 附及 附带提到。 ▶ 朱自清 《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 “他当时的用意, 还是在论述各体的源流利病与属文的方法, 批评不过附及罢了。”
- 附加刑 fùjiāxíng见〖从刑 〗。
- 附合 1. 犹附会。 ▶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晋孙周》: “﹝ 单襄公 ﹞又徵卦梦以附合之, 皆不足取也。” ▶ 宋 王安石 《七星砚》诗: “南工始为伪, 附合巧无隙。”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 “ 毛 郑 泥于小序, 宛转附合, 多取言外之意。” 2. 附和赞同。 徐特立《辛亥革命之始末》: “ 孙中山 创立兴中会, 开始时, 附合 中山 的人, 只有 陈少白 、 尤少纨 、 杨鹤龄 、 陈浩东 四人, 人们称之为四大寇。”
- 附加 fùjiā①附带加上;额外加上:条文后面~两项说明ㄧ除运费外,还得~手续费。②附带的;额外的:~刑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