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门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āmén
基督教祈祷的结束语,‘但愿如此’的意思。[希伯来āmēn]
- 阿 ā ㄚˉ1)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
- 门 (門)mén ㄇㄣˊ1)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
- 阿门诗 即赞美诗。 ▶ 刘半农 《瓦釜集‧代自序》: “我这样做诗的动机, 是起于一年前读‘阿门’诗, 和某君的‘女工之歌’。”参见“ 赞美诗 ”。
- 阿閦 阿閦拼音:ā chù 注音:ㄚ ㄔㄨˋ 词语解释[梵Aksobhya] 阿閦婆 的省称。义译为无动、不动、无瞋恚。东方佛名。《法华经·化城喻品》:“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 阿閦 ,在 欢喜国 ;二名 须弥顶 。” 明 汤显祖 《紫箫记·皈依》:“伏念东方 阿閦 ,南方 宝相 ,西 无量寿 ,北 微妙声 ,诸天持护,得无上甚深微妙。”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半亩居》:“ 俍亭禪师 浄挺 《夜过半亩居》诗云:‘……俛仰舆盖宽,閒閒情自足。分坐成主宾, 阿閦 及 金粟 。’”
- 阿阁 四面都有檐溜的楼阁。 ▶ 《尸子》卷下: “ 泰山 之中有神房阿阁帝王录。” ▶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 “岂直凤巢阿阁, 入 轩后 之图书;鱼跃中舟, 称 武王 之事业。” ▶ 清 方文 《赠吴孟虎鸿胪》诗: “藏书万卷盈阿阁, 进酒千钟对绮筵。”
- 阿锡 亦作“阿緆”。 精致的丝织品和细布。 ▶ 《汉书‧礼乐志》: “被华文, 厕雾縠, 曳阿锡, 佩珠玉。”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阿, 细缯。 锡, 细布也。” ▶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于是 郑 女曼姬, 被阿緆, 揄紵缟。” ▶ 李善 注: “緆与锡古字通。”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阿锡”。 一说为 齐 东阿 出产的细布。 见 明 杨慎 《艺林伐山‧阿锡》。 参见“ 阿缟 ”。
- 阿阇 见“ 阿闍黎 ”。
- 阿铺 秦 人在城上建造的营卫室。 ▶ 清 沈自南 《艺林汇考‧栋宇‧宫殿》: “﹝《弹雅》﹞ 秦 建宫殿谓之 阿房 , 城上营卫室, 谓之阿铺。”
- 阿阇梨 见“ 阿闍黎 ”。
- 阿阇黎 亦作“阿闍梨”。 梵语的译音。 意译为“轨范师”。 可矫正弟子的行为, 为其轨则模范, 是高僧的敬称。 ▶ 唐 颜真卿 《西林寺题名》: “﹝ 西林寺 ﹞有 法真 律师, 深究清净毗尼之学, 即律祖师 志恩 之上足, 余内弟 正义 之阿闍黎也。” ▶ 五代 齐己 《送谭三藏入京》诗: “阿闍梨与佛身同, 灌顶难施利济功。” ▶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 “月明星稀, 孰在孰亡。 煌煌东方, 惟有启明。 咨尔上座, 及阿闍梨。 代佛出世, 惟大弟子。” ▶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 “﹝密教﹞这些规范, 必需经阿闍梨(闍音shē, 传法师)传授。”亦省称“ 阿闍 ”。 ▶ 奚侗 《辛亥岁暮杂诗》: “八国垂涎舍利子, 西来健者又阿闍。 天风吹满群龙起, 夺得魔王佛口须。”
- 阿里斯提得斯 [Aristides](活动时期2世纪) 雅典哲学家,基督教最早的护教士之一,所著《为基督教教义辩护》是现存此类文献中最古老者。他论述了宇宙万物的和谐与神性,认为野蛮人、希腊人和犹太人在神的概念和宗教实践上都不适当。原本以为《为基督教教义辩护》已失佚许久,却在19世纪末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