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德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īndé
暗中做的好事;迷信的人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
- 阴 (陰)yīn ㄧㄣˉ1)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
- 德 dé ㄉㄜˊ1)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
- 阴心人 暗中用心思, 不暴露思想的人。
- 阴微 谓短浅的, 说不出口的。 ▶ 《红楼梦》第二七回: “他那想头, 自然是有的。 不过是那阴微下贱的见识。”
- 阴忧 内心的忧愁。 ▶ 《楚辞‧王褒<九怀‧通路>》: “阴忧兮感余, 惆怅兮自怜。” ▶ 王逸 注: “内愁郁伊, 害我性也。”
- 阴律 1. 阴气。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 阴律凝而丹鸟羞, 微虫犹或入感, 四时之动物深矣。” ▶ 詹鉠 义证: “阴律, 阴气, 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 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 ▶ 唐 骆宾王 《晚泊江镇》诗: “四运移阴律, 三翼泛阳侯。” ▶ 唐 裴度 《至日登乐游园》诗: “阴律随寒改, 阳和应节生。”参见“ 阴气 ”。 2. 即阴吕。 ▶ 《宋史‧乐志四》: “阴穷则归本, 故应钟自生阴律;阳穷则归本, 故仲吕自归阳位。”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自子至巳为阳律、阳吕, 自午至亥为阴律、阴吕。” 3. 迷信指阴间律法。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鬼神之责人, 一二行事之失, 犹可以善抵, 至罪在心术, 则为阴律所不容, 今生已矣, 勉修未来可也。”
- 阴忮 阴险嫉妒。 ▶ 宋 苏轼 《代侯公说项羽辞》: “ 汉王 曰: ‘吾岂忘亲者耶, 顾若无足以办此。 且 项王 阴忮不仁, 徒触其锋, 与之俱靡耳。 ’”
- 阴径 幽暗的小道。 ▶ 唐 姚合 《游昊天玄都观》诗: “阴径红桃落, 秋坛白石生。”
- 阴性 yīnxìng①诊断疾病时对进行某种试验或化验所得结果的表示方法,说明体内没有某种病原体存在或对某种药物没有过敏反应。例如注射结核菌素后并无红肿等反应时叫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②某些语言里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分别阴性、阳性,或阴性、阳性、中性。参看‘性’⑥。
- 阴影 yīnyǐng(~儿)阴暗的影子:树木的~│肺部有~│月球的表面有许多高山的~◇新的冲突使和谈蒙上了~。
- 阴怪 1. 指月亮。 ▶ 唐 元稹 《有酒》诗之九: “阳乌撩乱兮屋上栖, 阴怪跳趫兮水中跃。” 2. 犹妖怪。 ▶ 宋 梅尧臣 《冬雷》诗: “天公岂物欺, 若此汩时序。 或言非天公, 实乃阴怪主。”
- 阴形 阴病的病状, 寒症。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阳疾处内, 阴形应外者, 不加悍药及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