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ángpíng
普通话字调的第二声,主要由古汉语平声字中浊音声母字分化而成。参看〖四声〗。
- 阳 (陽)yáng ㄧㄤˊ1)明亮。2)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
- 平 píng ㄆㄧㄥˊ1)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
- 阳平关 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与汉水会合处。蜀汉有阳安关,在汉阳平关以南,即今宁强西北。宋改阳安关为阳平关,此后的阳平关均指此关。
- 阳干 位于奇数的天干, 即甲、丙、戊、庚、壬。 ▶ 宋 王逵 《蠡海集‧历数》: “禄过则刃生, 盖贵人位前必列兵, 以此为喻;但值阳干方是, 阴干则否。”
- 阳彩 指日光。 ▶ 南朝 宋 谢瞻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繁林收阳彩, 密苑解华丛。” ▶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二: “阳彩皆阴翳, 亲友尽暌违。”
- 阳差 古历数术语。 在六十甲子中, 己卯、己酉为阴辰。 阴辰之前三辰, 即己卯之前丙子、丁丑、戊寅, 己酉之前丙午、丁未、戊申皆为阳差。 参阅 明 王逵 《蠡海集‧历数》。
- 阳律 1. 指阳气。 ▶ 《南齐书‧乐志》: “阳律亢, 阴晷伏。” 2. 指春季。 ▶ 唐 蒋防 《春风扇微和》诗: “幸当阳律候, 惟愿及佳辰。” 3. 按古代纳音之法, 六律之间, 亦有阴阳, 其属于阳纪者, 谓之“阳律”。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自子至巳为阳律、阳吕, 自午至亥为阴律、阴吕。”参见“ 阴律 ”、“ 阳纪 ”。 4. 阳间的法律。 ▶ 《黑籍冤魂》第二四回: “冥律不比阳律愦愦, 凡投考不到者, 便捉去下刖足狱。”
- 阳州 1. 古九州之一。 ▶ 《淮南子‧墬形训》: “何谓九州?东南 神州 曰农土, 正南 次州 曰沃土, 西南 戎州 曰滔土, 正西 弇州 曰并土, 正中 冀州 曰中土, 西北 台州 曰肥土, 正北 泲州 曰成土, 东北 薄州 曰隐土, 正东 阳州 曰申土。” ▶ 高诱 注: “阴气尽于北, 阳气复起东北。” 2. 古地名。 ▶ 齐 地。 在今 山东省 东平县 北。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齐 子尾 害 闾丘婴 , 欲杀之, 使帅师以伐 阳州 。”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书》曰: ‘公孙于 齐 , 次于 阳州 。 ▶ 齐侯 唁公于 野井 。 ’礼也。”
- 阳德 1. 阳气。 ▶ 《西京杂记》卷五: “阳德用事, 则和气皆阳, 建巳之月是也, 故谓之正阳之月。” ▶ 明 方孝孺 《郊祀颂》: “乃诹令辰, 正月壬午。 誓戒臣工, 大祀攸举。 阳德显融, 敛戢群阴。” 2. 指阳光。 ▶ 《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傅玄 《众星诗》: “阳德虽普济, 非阴亦不成。” ▶ 《文选‧谢庄<月赋>》“日以阳德, 月以阴灵” 唐 李善 注: “《春秋说题辞》曰: ‘阳精为日。 ’《易辩终备》曰: ‘日之既, 阳德消。 ’ 郑玄 曰: ‘日既蚀, 明尽也。 ’” 唐 韩愈 《送惠师》诗: “大哉阳德盛, 荣茂恒留春。” 3. 喻指皇帝的恩泽。 ▶ 宋 苏轼 《内中御侍以下贺皇帝冬至词语》: “君道寖长, 阳德光亨。” 4. 指古代乡射饮酒之礼。 ▶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地产作阳德, 以和乐防之。” ▶ 孙诒让 正义: “阳德亦即谓乡射饮酒之礼。 本于性情之谓德, 制其节文之谓礼, 其实一也……以地产作阳德者, 谓乡射饮酒有酒醴, 献酬之礼, 酒醴出于五谷也。”一说为分地利以致富。 见 郑司农 注。 5. 指月中德神。 ▶ 清 允禄 《协纪辨方书‧义例四‧阳德》: “《总要历》曰: ‘阳德者, 月中德神也。 所值之日, 宜交易开市, 结亲姻。 ’”
- 阳崖 向阳的山崖。 ▶ 《文选‧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 “朝旦发阳崖, 景落憩阴峰。” ▶ 刘良 注: “山南曰阳也。” ▶ 唐 畅当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诗: “阳崖全带日, 宽嶂偶通耕。” ▶ 唐 皎然 《顾渚行寄裴方舟》诗: “由来惯采无近远, 阴岭长兮阳崖浅。”
- 阳性 yángxìng①诊断疾病时对进行某种试验或化验所得结果的表示方法。说明体内有某种病原体存在或对某种药物有过敏反应,例如注射结核菌素后有红肿等反应时叫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②某些语言里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分别阴性、阳性,或阴性、阳性、中性。参看‘性’。
- 阳岳 高山。 ▶ 《宋书‧符瑞志下》: “育景阳岳, 濯姿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