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錚)
zhēng ㄓㄥˉ
1)〔~~〕a.象声词,金属撞击声;b.喻才能突出,如“铁中~~”;c.喻刚正不阿,如“~~铁骨”。
(1)
錚
zhēng
(2)
(形声。从金,争声。本义:金属相击声) 同本义 [clang;clank]
铮,金声也。――《说文》
冲牙铮鎗。――潘岳《藉田赋》。注:“玉声。”
铮鏦然有京都声。――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繁华远容绮,铮鏦美金错。――王禹偁《酬种放征君一百韵》
却好那一鞭打将下来,正在刀口上,铮地一声响,火光迸散。――《水浒传》
(3)
又如:铮枪(玉相撞击声);铮鏦(争枞。形容金属触击声)
另见zhèng
(1)
錚
zhèng
(2)
[方]∶[器物表面]光亮耀眼 [shining]。如:玻璃擦得铮亮
另见zhēng
- 铮亮 闪光耀眼, 非常明亮。 ▶ 胡万春 《骨肉》: “‘轰隆隆’又是一声霹雳, 照得世界铮亮一片。” ▶ 孙谦 《南山的灯》: “那两盏大电灯一会儿像是两池清澈的春水, 一会儿又像是两颗铮亮的大星。”
- 铭鼎 在钟鼎等器物上刻铸文辞。 引申为建功立业, 以传后世。 ▶ 唐 羊士谔 《西川独孤侍御见寄七言四韵一首》诗: “文章立事须铭鼎, 谈笑论功耻据鞍。”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奉征高丽》: “长风万里好横行, 指日勒山铭鼎。”
- 铮光瓦亮 见“ 铮明瓦亮 ”。
- 铭骨 铭刻在骨。 形容永记不忘。 ▶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 “君王早朝宴罢, 切齿铭骨。” ▶ 唐 李白 《古风》之五: “铭骨传其语, 竦身已电灭。” ▶ 宋 苏辙 《代龚谏议谢知青州帅表》: “恩深不报, 期铭骨以终身。”
- 铮摐 象声词。 常形容金属撞击声、乐器演奏声、流水声等。 ▶ 唐 刘禹锡 《伤秦姝行》: “ 蜀 弦铮摐指如玉, 皇帝弟子 韦 家曲。” ▶ 唐 皮日休 《太湖诗‧桃花坞》: “敲竹斗铮摐, 弄泉争咽嗢。”
- 铭飨 谓列名受祭。 ▶ 《晋书‧武帝纪》: “ 沛王 子文 薨。 以故太傅 郑冲 …… 齐王 攸 等皆列于铭飨。”
- 铮明瓦亮 铮亮。 ▶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第二封》: “但有一家吊着一盏大玻璃罩灯, 铮明瓦亮。” ▶ 牟崇光 《在大路上》: “ 小王庄 生产队长 赵建明 , 骑了辆铮明瓦亮的自行车。”亦作“ 铮光瓦亮 ”。 ▶ 《解放军文艺》1973年第7期: “看看这儿, 摸摸那里, 把机器擦得铮光瓦亮。”
- 铭镌 铭刻。 亦指铭刻的文字或图案。
- 铮枪 象声词。 玉石等撞击声。
- 铭镂 1. 在器物上镌刻文字或图案。 ▶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 “二公勋绩为首, 宠锡茅土, 铭镂钟鼎。” 2. 比喻感受极深, 永志不忘。 ▶ 唐 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朴射兼兵部尚书制》: “予小子铭镂丕训, 夙夜求思。” ▶ 《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 “是吾子丘山之恩, 即 保安 铭镂之日。” ▶ 宋 宋祁 《丁承旨书》: “夫何衰朽, 坐获嘉惠, 藏秘巾衍, 铭镂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