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吹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即铙歌。 军中乐歌。 为鼓吹乐的一部。 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
▶ 南朝 梁简文帝 《旦出兴业寺讲诗》: “羽旗承去影, 铙吹杂还风。”
▶ 唐 王维 《送邢桂州》诗: “铙吹喧 京口 , 风波下 洞庭 。”
▶ 清 赵翼 《题闽游草后》诗: “啸咏江湖鬓已霜, 忽添铙吹入诗章。”
2. 指演奏铙歌。
▶ 《北史‧尉古真传》: “ 瑾 ( 尉瑾 )时兼右仆射、鸣驺铙吹。”参见“ 铙歌 ”。
3. 指演奏铙歌的军乐队。
▶ 《隋书‧礼仪志三》: “后部铙吹一部, 铙二面, 歌箫及笳各四具, 节鼓一面, 吴 吹筚篥, 横吹各四具, 大角十八具。”
▶ 《新唐书‧仪卫志下》: “凯乐用铙吹二部, 笛、觱篥、箫、笳、铙鼓, 皆工二人, 歌工二十四人, 乘马执乐, 陈列如卤簿。”
- 铙 (鐃)náo ㄋㄠˊ1)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比钹大。2)古代军中乐器,...
- 吹 chuī ㄔㄨㄟˉ1)合拢嘴唇用力出气:~打。~灯(a.把灯火吹灭;b...
- 铙挽 铙歌和挽歌。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至于 轩 岐 鼓吹, 汉 世铙挽, 虽戎丧殊事, 而并总入乐府。” ▶ 黄叔琳 注: “《宋书‧乐志》: 汉 《鼓吹铙歌》十八曲。 ▶ 谯周 《法训》: 《挽歌》者, 高帝 召 田横 , 至 尸乡 自杀。 从者不敢哭, 为此歌以寄哀音焉。 ▶ 《古今注》: 《薤露》、《蒿里》, 并丧歌也。 言人命如薤上之露, 易晞灭也, 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 至 孝武 时, 李延年 乃分为二曲, 《薤露》送王公贵人, 《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使挽柩者歌之, 亦呼为《挽歌》。”
- 铙 (鐃)náo ㄋㄠˊ1)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比钹大。2)古代军中乐器,像铃铛,但没有中间的锤。·参考词汇:cymbals铙钹
- 铙歌 1. 军中乐歌。 传说 黄帝 、 岐伯 所作。 ▶ 汉 乐府中属鼓吹曲。 马上奏之, 用以激励士气。 也用于大驾出行和宴享功臣以及奏凯班师。 ▶ 南朝 宋 何承天 《朱路篇》: “三军且莫喧, 听我奏铙歌。” ▶ 唐 李白 《鼓吹入朝曲》: “铙歌列骑吹, 飒沓引公卿。” 2. 泛指军歌。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 “谭笑青萍归路远, 清笳万里和铙歌。” ▶ 清 方文 《偕蒋穆之登金山怀龙友先生》诗: “曾上 江 楼阅水师, 铙歌鼓吹谱新词。” ▶ 曹亚伯 《武昌起义》: “择日出师, 当天誓众。 铙歌初唱, 汉 帜齐张。” 3. 指凯歌。 ▶ 清 汪廷讷 《种玉记‧夷江》: “指日功成齐奏凯, 大家拍马听铙歌。” ▶ 清 赵翼 《从军征缅甸》诗: “传语健儿休笑我, 凯旋时节要铙歌。” ▶ 陈毅 《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 “又看激湍隧引, 地下厂房发电, 轧轧奏铙歌。”
- 铘 (鋣)yé ㄧㄝˊ1)〔镆~〕见“镆”。镆铘,莫邪
- 铙管 鼓吹中的横笛。 亦借指鼓吹曲。 ▶ 南朝 梁元帝 《和王僧辩从军行》: “山虚和铙管, 水静泻楼船。” ▶ 南朝 梁简文帝 《让鼓吹表》: “宽博为善, 不饰被于声明;缘宠成功, 未增荣于铙管。” ▶ 隋 江总 《赠洗马袁朗别》诗: “驱车命铙管, 拱坐面林泉。”
- 铗子 夹取东西的金属工具。 ▶ 巴金 《家》三五: “﹝ 高觉慧 ﹞就走到灵前拿铗子把烛花挟去, 又燃了一炷香。”
- 铙部 指乐府中以铙歌为主要内容的鼓吹曲。 ▶ 宋 姜夔 《铙歌吹曲》序: “ 唐 亡铙部, 有 柳宗元 作十二篇, 亦弃弗录。”
- 铗 (鋏)jiá ㄐㄧㄚˊ1)冶铸用的钳:火~。铁~子。2)剑。3)剑柄。冯驩弹铗 长铗 冯生弹铗
- 铙钹 náobó大型的钹。
- 铖 (鋮)chéng ㄔㄥˊ1)古人名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