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火轮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指火车。
▶ 《中国歌谣资料‧铁路造到苏州城》: “铁火轮来得真豪臊, 上如乌云来得路, 下比好马快十分。”
- 铁 (鐵)tiě ㄊㄧㄝˇ1)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
- 火轮 1. 指太阳。 ...
- 火轮 1. 指太阳。 ▶ 唐 韩愈 《桃源图》诗: “夜半金鸡啁哳鸣, 火轮飞出客心惊。” ▶ 宋 杨万里 《三辰砚屏歌》: “君不见八月十五夜向晨, 东方亭亭升火轮。” ▶ 清 黄景仁 《苦暑行》: “火轮杲杲悬中天, 下铄大地生青烟。” 2. 神话传说中形似车轮的团火。 亦指燃烧着火的轮子。 ▶ 元 无名氏 《锁魔镜》第三摺: “火轮起金蛇乱走, 鞭梢动骤损骅骝。” ▶ 《四游记‧秦王请祷玄女》: “喷一口法水, 化成火轮火箭。” 3. 汽轮的旧称。 ▶ 茅盾 《子夜》一: “过了北河南路口上海总商会以西的一段, 俗名唤作‘铁马路’, 是行驶内河的小火轮的汇集处。” ▶ 张天翼 《欢迎会》: “﹝女师校长﹞派全校的童子军去放步哨: 打小火轮码头起, 一直到男子师范校门口。” 4. 即火车。 ▶ 《中国歌谣资料‧铁路造到苏州城》: “铁路造好能通商……坐火轮一刻到 上海 。”参见“ 火车 ”。
- 小火轮 小轮船。 ▶ 《海上花列传》第二一回: “只见一只小火轮船泊在洋行码头。” ▶ 茅盾 《子夜》一: “过了 北河南路 口的上海总商会以西的一段, 俗名唤作‘铁马路’, 是行驶内河的小火轮的汇集处。”
- 火轮船 huǒlúnchuán旧时称轮船。也叫火轮。
- 火轮车 火车的旧称。 ▶ 清 薛福成 《创开中国铁路议》: “迨 道光 十年造成铁路, 始以火轮车载客载货。” ▶ 清 郭嵩焘 《上合肥伯相书》: “其地士绅, 力以 中国 宜修造火轮车相就劝勉。”
- 火轮三昧 即灸。 中医烧艾灼肤的一种治疗方法。 ▶ 宋 陶谷 《清异录‧火轮三昧》: “凡病膏肓之际, 药效难, 此针灸之所以用也。 针长于宣壅滞, 灸长于导气血, 古人谓之延年火, 又曰火轮三昧。”
- 火轮神舟 清 代的一种战船。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 “火轮神舟, 形如海艘, 生革障矢, 上下三重;旁轮激水, 中层刀钉, 机关以俟, 下舱伏卒, 阒疑神鬼;募泅善橹, 破浪如驶, 佯败争泅, 空舟以委, 践机触刃, 精卒骤起, 火器四发, 樯队披靡。”
- 铁灰 tiěhuī像铁表面氧化后那样的深灰色。
- 铁浮屠 见“ 铁浮图 ”。
- 铁炉 1. 铁制的火炉。 2. 铁匠所用的炉子。 用以烧软或熔化铁块、铁器, 便于铸造加工。 ▶ 王汶石 《大木匠》: “大风箱沉重地吼着, 煤烟、火屑, 从船形的铁炉口向外喷射, 飞溅。”
- 铁浮图 亦作“铁浮屠”。 1. 指铁铸佛塔。 ▶ 元 陈孚 《全州》诗: “城郭依稀小画图, 佛光犹照铁浮屠。” ▶ 明 都穆 《游北固山记》: “门内稍右有铁浮图十级, 乃 唐 李德裕 观察 浙西 时所铸。” 2. 借指身披重甲的兵士。 ▶ 《宋史‧刘琦传》: “ 兀术 被白袍, 乘甲马, 以牙兵三千督战。 兵皆重铠甲, 号‘铁浮图’。” ▶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 “ 吴侍郎 《朱副戎庙碑》系骈体文, 其后段云: ‘……铁浮屠林立于重关, 铜面具风生于百战。 ’”
- 铁炮 旧式火炮的一种。 ▶ 《水浒传》第五五回: “ 呼延灼 选讫铁甲三千副……火炮铁炮五百馀架, 都装载上车。” ▶ 明 《海槎馀录》: “ 黎 俗二月十日则出猎……持铁炮一二百, 犬几百只, 密向大岭举炮发喊, 纵犬搜捕。” ▶ 明 何孟春 《馀冬绪录摘抄》卷五: “见 西安 城上旧贮铁炮曰震天雷者, 状如合碗。”
- 铁活 tiěhuó①建筑物或器物上各种铁制的物件。②制造和修理上述物件的工作。
- 铁爪子 一种铁制的爪形工具。 可绑在脚底, 便于登山防滑。 ▶ 《人民日报》1972.5.3: “ 哈萨克 族牧民脚登皮窝子, 绑上铁爪子, 手持大斧, 向 天山 雪峰开战, 攀上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高山, 运回了木材。”
- 铁洛 见“ 铁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