鐏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zūn ㄗㄨㄣˉ
1)戈柄下端的圆锥形金属套:“进戈者前其~。”
2)古同“樽”,古代的酒杯:“狼籍盘与~。”
3)古书上说的一种农具。
4)姓。
- 鐏俎 樽俎。 借指宴席, 宴会。 ▶ 《南史‧梁纪下‧元帝》: “ 放勋 寂于 姑射 , 犹使鐏俎有归。”
- 鐎斗 一种温器。 三足有柄, 用以煮物。 ▶ 《急就篇》卷三“锻铸铅锡镫锭鐎” 唐 颜师古 注: “鐎谓鐎斗, 温器也, 似铫而无缘。” ▶ 马衡 《中国金石学概要》第三章五: “鐎斗, 温器也。 三足有柄, 所以煮物……枪又鐎斗之别名, 枪即铛也。 用之于军中者, 则谓之刁斗。 ▶ 《广韵》以刁斗释鐎, 孟康 以鐎器释刁斗(《史记‧李广传》集解)。 二者之容量皆受一斗, 实同物而异名也。”
- 鐏罍 樽和罍。 泛指酒器。 ▶ 唐 白居易 《轻肥》诗: “鐏罍溢九酝, 水陆罗八珍。”一本作“ 尊罍 ”。
- 鐎 jiāo ㄐㄧㄠˉ1)刁斗,古代军用炊具,三足,有柄,夜间用来敲击报更:“秋入铜~。”2)温酒器。
- 鐏臼 一种球窝轴承。 ▶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三: “中置巨轮, 轮轴上贯架木, 下承鐏臼。” ▶ 石声汉 校注: “‘鐏’: 是器物突出的一端, 呈圆球状。 ‘鐏臼’, 即球窝轴承。”
- 鐏轴 即鐏臼。 ▶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三: “多用畜力挽行, 或借水轮, 或掘地架木, 下置鐏轴, 亦转以畜力, 谓之旱水磨。”参见“ 鐏臼 ”。
- 鐍锁 关锁。 ▶ 清 查慎行 《人海记‧申济芳》: “鐍锁甚密, 外严兵守之。”
- 鐐 liào ㄌㄧㄠˋ1)见“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