鍩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nuò ㄋㄨㄛˋ
1)见“锘”。
- 鍪 móu ㄇㄡˊ1)古代的一种锅。2)〔兜~〕古代打仗时戴的盔。兜鍪
- 鍨 kuí ㄎㄨㄟˊ1)古同“戣”。
- 鍪甲 盔甲。 ▶ 《隋书‧长孙平传》: “会正月十五日, 百姓大戏, 画衣裳为鍪甲之象。” ▶ 《花月痕》第五十回: “这日又是两下酣战, 都脱了鍪甲, 去了兵器, 下马较起拳来。”
- 鍧鍧 象声词。 形容大声。 ▶ 明 王世贞 《刁斗篇》: “剥剥琢琢如有情, 丁丁鍧鍧咽复鸣。”
- 鍫 qiāo ㄑㄧㄠˉ1)同“锹”。
- 鍧然 形容大声。 旧题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 “忽闻远寺撞钟, 则比膊鍧然声尽矣。” ▶ 清 王灼 《祭海峰先生文》: “张乐广野, 鍧然而鸣。”
- 鍬 qiāo ㄑㄧㄠˉ1)见“锹”。
- 鍧 hōng ㄏㄨㄥˉ1)〔铿(kēng)~〕象声词,钟鼓等乐器齐作的声音,如“钟鼓~~”。单用义同,如:“鸿钟~。”
- 鍭 hóu ㄏㄡˊ1)古代用于打猎的一种箭:“杀矢、~矢,用诸近射田猎。”2)箭头:“殊胜弯弓命镞~。”
- 鍦 shī ㄕˉ1)短矛:“藏~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