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jiànshǎng
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字画。
- 鉴 (鑒)jiàn ㄐㄧㄢˋ1)镜子。2)照:光可~人。3)观察,审察:~...
- 赏 (賞)shǎng ㄕㄤˇ1)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
- 鉴辨 谓知人识才。 ▶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 胥 乃明知鉴辨, 知 孙子 可以折冲销敌。”
- 鉴貌辨色 jiàn mào biàn sè 【解释】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和尚见古人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曰:‘情知汝不肯。’僧曰:‘争知某甲不肯?’师曰:‘鉴貌辨色。’”【示例】朱世远终是男子之辈,~,已知女儿的心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拼音码】jmbs【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英文】look at the face and distinguish its colors--to examine countenana
- 鉴达 亦作“鉴达”。 明察洞彻。 ▶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明练庶务, 鉴达治体。”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不知明乎天道, 辩乎地利, 比量逆顺, 鉴达兴亡之妙也。”
- 鉴谅 鉴谅拼音:jiàn liàng 注音:ㄐㄧㄢˋ ㄌㄧㄤˋ 词语解释◎ 鉴谅 jiànliàng[pardon] 体察实情,给以谅解接待不周,务乞鉴谅
- 鉴选 亦作“鉴选”。 鉴别评选。 ▶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二章: “ 剑平 和 四敏 都被选作展览品的鉴选人。”
- 鉴诸 即方诸。 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 ▶ 《说文‧金部》: “鉴, 大盆也。 一曰鉴诸。 可以取明水于月。” ▶ 王筠 句读: “诸是 汉 名, 鉴乃古名。” ▶ 《旧唐书‧礼仪志三》引 汉 卫宏 《汉旧仪》: “以鉴诸取水于月, 以阳燧取火于日。”
- 鉴道 明察道理。 ▶ 《尸子》卷下: “未有不因学而鉴道, 不假学而光身者也。”
- 鉴诫 亦作“鉴诫”。 见“ 鉴戒 ”。
- 鉴采 亦作“鉴采”。 审察并采用。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 “敢附记之, 仰祈鉴采。”
- 鉴识 亦作“鉴识”。 审察辨识的能力。 多指识别人才。 ▶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 “ 洽 同郡 许混 者, 许劭 子也。 清醇有鉴识。” ▶ 南朝 梁 沈约 《沈文季加侍中诏》: “业宇流正, 鉴识超凡。” ▶ 《旧唐书‧陆贽传》: “得贤有鉴识之名, 失实当暗谬之责。” ▶ 明 高启 《代送饶参政还省序》: “对宾客则藉其辞令之善, 用人物则取其鉴识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