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三缄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jīn rén sān jiān
【解释】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示例】晋·葛洪《抱朴子·重言》:“于是奉老氏多败之戒,思~之义。”
【拼音码】jrsj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缄口不言
- 金人 jīnrén[kin;copper man] 铜人铸以为金人十二。――...
- 三缄 “三缄其口”的略语。 ▶ 晋 葛洪 《抱...
- 三缄 “三缄其口”的略语。 ▶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 “昔 陈灵 之被矢, 灌氏 之泯族, 匪降自天, 口实为之。 枢机之发, 荣辱之主, 三缄之戒, 岂欺我哉。” ▶ 唐 许浑 《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诗: “帝图忧一失, 臣节耻三缄。”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闺鉴图说跋》: “子韦布之士, 岂知国家大计, 宜从此三缄, 无自取祸也。”
- 金人 jīnrén[kin;copper man] 铜人铸以为金人十二。――汉·贾谊《过秦论》
- 金人偈 谓慎言之戒。 ▶ 唐 韩翃 《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房》诗: “笑说金人偈, 闲听宝月诗。”参见“ 金人三缄 ”。
- 天人三策 《汉书‧董仲舒传》载: 武帝 即位, 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而 仲舒 以贤良对策。 以“天人感应”说为其对策要旨, 所对凡三, 世称“天人三策”。 说明“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 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主张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仲舒 所对, 为 武帝 采纳, 开此后两千馀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
- 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示例】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拼音码】sjqk【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英文】speak with caution
- 十二金人 指 秦始皇 统一中国后, 销毁天下兵器而铸成的十二个铜人。 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 元 陈孚 《博浪沙》诗: “一击车中胆气豪, 祖龙 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 犹有民间铁未销!”
- 金人之缄 jīn rén zhī jiān 【解释】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拼音码】jrzj
- 金人捧露盘 词牌名。 又名《铜人捧露盘》。 双调, 有七十九字、七十八字和八十一字等四体。
- 金人之箴 金人之箴拼音:jīn rén zhī zhēn 注音:ㄐㄧㄣ ㄖㄣˊ ㄓㄧ ㄓㄣ 成语解释金人之箴【拼音】:jīn rén zhī zhēn【解释】: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金交椅 jīnjiāoyǐ[extremely important post] 比喻权力很大的职位或极高的地位(多含贬义)
- 金井 1. 井栏上有雕饰的井。 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 南朝 梁 费昶 《行路难》诗之一: “唯闻哑哑城上乌, 玉栏金井牵辘轳。” ▶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 “双猊蟠础龙缠栋, 金井辘轳鸣晓瓮。” ▶ 清 陈维崧 《品令‧夏夜》词: “夜色凉千顷, 携笛簟, 依金井, 辘轳清冷。”一说即石井。 金, 谓其坚固。 ▶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九月》: “鸡人罢唱晓珑璁, 鸦啼金井下疏桐。” ▶ 叶葱奇 注: “金井, 即石井。 古人凡说坚固, 多用金, 如金塘、金堤等。” 2. 借指墓穴或骨瓮。 ▶ 《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生死交》: “因此扶柩到此, 众人拽棺入金井, 并不能动, 因此停住坟前, 众都惊怪。” ▶ 《广西僮族文学》第四章: “这个‘地理先生’给 侬智高 看好了一块风水地, 叫 侬智高 把自己父亲的骨骸装在‘金井’(即骨瓮)里, 埋在好风水的地方。”
- 金书铁契 见“ 金书铁券 ”。
- 金人缄口 金人缄口拼音:jīn rén jiān kǒu 注音:ㄐㄧㄣ ㄖㄣˊ ㄐㄧㄢ ㄎㄡˇ 成语解释金人缄口【拼音】:jīn rén jiān kǒu【解释】:金人:铜制的人。缄口:封嘴,指缄默不言。铜人闭口不讲话。形容言词谨慎。亦作“金人三缄”。
- 金书铁券 即丹书铁券。 古时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 唐 罗隐 《代武肃王钱鏐谢赐铁券表》: “臣 鏐 言, 优承恩旨, 赐臣金书铁券一道。” ▶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铁券》: “ 汉高祖 封功臣, 始制铁券。 其内镂字, 以金涂之, 名曰金书铁券。 历代因之, 以赐功臣。” ▶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李贤》: “自古有军功者, 虽以金书铁券, 誓以永存。 然其子孙不一再而犯法, 即除其国, 或能立功, 又与其爵。 岂有累犯罪恶, 而不革其爵者?”亦作“ 金书铁契 ”。 ▶ 明 王佐 《格古要论‧杂考上‧金书铁券考》: “于是申以丹书之信, 重以白马之盟, 始作铁券, 其内镂字, 以金涂之, 故名金书铁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