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觞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谓再次献酒。
▶ 《汉书‧礼乐志》: “假清风轧忽, 激长至重觞。”
▶ 颜师古 注: “重觞, 谓累献也。”
2. 谓连饮数杯酒。
▶ 晋 陶潜 《连雨独饮》诗: “试酌百情远, 重觞忽忘天。”
- 重 zhòng ㄓㄨㄥˋ1)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
- 觞 (觴)shāng ㄕㄤˉ1)古代酒器:举~称贺。~酌。2)欢饮,进酒:...
- 重言 chóngyán修辞方式,重叠单字,以加强描写效果,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 ·桃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乐府诗《敕勒歌》)。
- 重视 zhòngshì认为人的德才优良或事物的作用重要而认真对待;看重:~学习丨~群众的发明创造。
- 重言式 [tautology]逻辑中的一个陈述,否定之则产生矛盾。例如“所有的单身者是男人或不是男人”,是对单身者而断言,指无论是什么样的单身者,他必然或者是男人,或者不是男人。在命题演算中,如[(A鑨B)∧(C鑨¬B)]鑨(C鑨¬A)这样的复杂表达式也可表明是重言式,方法是用一张真值表显示出它的主目A、B、C的T(真)和F(假)的一切可能组合。A的重复是一种纯粹形式的重言(一种陈述胜于另一种陈述),在一些用法中仅仅这种形式的真实性是重言。
- 重规迭矩 chóng guī dié jǔ 【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出处】《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动若重规,静若迭矩。”【拼音码】cgdj
- 重誉 声誉崇高;崇高的声誉。 ▶ 《太平广记》卷一七九引 唐 李亢 《独异志‧陈子昂》: “来晨, 集者凡百馀人, 皆当时重誉之士。” ▶ 《三国演义》第三六回: “某樗栎庸材, 何敢当此重誉?”
- 重规袭矩 同“重规叠矩”。
- 重誓 大誓, 庄重的誓言。 ▶ 宋 叶适 《取燕一》: “夫坚守重誓于既亡之 契丹 , 不知 女真 一旦袭其后踵以陵我。”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八节: “ 黄巢 大怒, 责骂 王仙芝 道: 起初大家立重誓, 要齐心协力, 横行天下, 现在你去左军做官, 起义军该到哪里去!”
- 重规累矩 同“重规叠矩”。
- 重计 指重要的计划。 ▶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论》: “ 关中 , 重地也;取 关中 , 重计也。”
- 重规沓矩 同“重规叠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