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óngjù
[meet again] 又一次聚在一起
老友重聚
- 重 zhòng ㄓㄨㄥˋ1)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
- 聚 jù ㄐㄩˋ1)会合,集合:~合。~会。~积。~集。~谈。~拢。~齐。...
- 重肉 谓两种以上的肉食。 ▶ 《北齐书‧杨愔传》: “汝辈但如 遵彦 谨慎, 自到竹林别室, 铜盘重肉之食。”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佑四年》: “﹝ 范仲淹 ﹞性至孝, 以母在时方贫, 其后虽贵, 非宾客不重肉。” ▶ 明 唐顺之 《王母缪孺人墓志铭》: “诸子有进重肉者辄不食, 至奉宾客, 未尝不丰洁。”
- 重聘 1. 厚礼延聘。 ▶ 《后汉书‧崔駰传》: “或重聘而不来, 或屡黜而不去。” 2. 丰厚的聘礼。 ▶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 “纳千金之重聘, 擅专房之宴私。” ▶ 隋 江总 《庄周颂》: “垂竿自若, 重聘忘言。”
- 重胝 指手脚上的层层厚茧。 ▶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 “虽累茧救 宋 , 重胝存 楚 , 居今观古, 曾何足云!”参见“ 重茧 ”。
- 重职 重要官职。 ▶ 《汉书‧儒林传‧张山拊》: “出则参冢宰之重职, 功列施乎政事。” ▶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 “ 章 ( 阎章 )精力晓旧典, 久次, 当迁以重职。” ▶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骤使重职, 人心不服。”
- 重膇 脚肿病。 重, 通“ 肿 ”。 ▶ 《左传‧成公六年》: “民愁则垫隘, 于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 ▶ 杜预 注: “重膇, 足肿。” ▶ 《新唐书‧柳宗元传》: “居蛮夷中久, 惯习炎毒, 昏眊重膇, 意以为常。”
- 重耳 即重较。 ▶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重耳, 古重较也。 文官青耳, 武官赤耳。”参见“ 重较 ”。
- 重膳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菜肴。 泛指丰盛的膳食。 ▶ 《后汉书‧周举传》: “理天下冤枉之狱, 除太官重膳之费。” ▶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今大官重膳, 而司徒蔬食。” ▶ 《三国志‧吴志‧是仪传》: “﹝ 仪 ﹞服不精细, 食不重膳。”
- 重耄 童耄。 指孩童和老年人。 重, 通“ 童 ”。 ▶ 唐 陆龟蒙 《登高文》: “胥殴吏笞, 不舍重耄。”
- 重臂 zhòngbì阻力臂的旧称。
- 重翳 重重物障。 借指层层云翳。 ▶ 元 贡师泰 《题滕王阁图》诗: “何当扫重翳, 白日耀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