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袋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óudài
邮政部门用来装邮件的袋子,多用帆布做成。
- 邮 (郵)yóu ㄧㄡˊ1)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递。...
- 袋 dài ㄉㄞˋ1)用布或皮做的盛东西的器物:~子。布~。衣~。口~。旅...
- 邮讯 邮政和电信。 ▶ 何其芳 《树阴下的默想》: “他坐着帆船, 从他那闭塞的不通邮讯的乡下到县城里来了。”
- 邮表 古代交通要道及其交叉处树立的路标。 ▶ 汉 王充 《论衡‧须颂》: “道立邮表, 路出其下, 望邮表者, 昭然知路。” ▶ 刘盼遂 集解引 崔豹 《古今注》: “今之华表木, 以横木交柱, 状若花, 形似桔槔, 大路衢悉施焉。 亦以表识衢路也。 ▶ 秦 乃除之, 汉 始复修焉。 今 西京 谓之交午木。”
- 邮购 yóugòu通过邮递购买(售货部门接到汇款后把货物寄给购货人)。
- 邮花 yóuhuā〈方〉邮票。
- 邮费 yóufèi邮资。
- 邮船 yóuchuán海洋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因过去水运邮件总是委托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故名。
- 邮资 yóuzī邮局按照规定数额向寄邮件的人所收的费用。
- 邮舍 1. 驿站, 馆驿。 ▶ 《旧唐书‧杨发传》: “ 发 以严为理, 军乱, 为军人所囚, 致于邮舍。” ▶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上》: “会 闵帝 出奔, 与 晋高祖 相遇于途, 遂俱入 卫州 , 泊于邮舍。”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 “台军 李印书 随都司 刘德 行山中……晚宿邮舍。” 2. 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 《礼记‧郊特牲》“邮表畷” 唐 孔颖达 疏: “邮若邮亭, 屋宇处所……造此邮舍, 田畯处焉。”
- 邮资信封 邮资信封拼音:yóu zī xìn fēng 注音:ㄧㄡˊ ㄗㄧ ㄒㄧㄣˋ ㄈㄥ 词语解释 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印有邮票图案的信封。有普通邮资信封、纪念邮资信封、航空邮资信封、美术邮资信封等种类。
- 邮置 1. 驿站。 ▶ 《后汉书‧郭太传》: “又识 张孝仲 刍牧之中, 知 范特祖 邮置之役。” ▶ 李贤 注: “《广雅》曰: ‘邮, 驿也。 ’《风俗通》曰: ‘ 汉 改邮为置。 置者, 度其远近之间而置之也。 ’” ▶ 《明史‧戚继光传》: “边塞逶迤, 绝无邮置, 使客络绎, 日事将迎。” 2. 指邮政设施。 ▶ 严复 《原强》: “转输、邮置、交通之事……较吾 中国 之所有, 倍蓰有加焉。” 3. 指投递书信的人。 ▶ 宋 陈傅良《村居》诗之一: “绝胜倚市看邮置, 客至还无菜甲羹。” 4. 邮寄。 ▶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 “ 秋帆 接视, 则己告迟归书也。 验 北京 邮局戳记, 辨为前此三日。 乃悟校役耽懒, 受书后忘为邮置, 至近始检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