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闻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íwén
遗留下来的传闻:~轶事。
- 遗 (遺)yí ㄧˊ1)丢失:~失。~落。2)漏掉:~忘。~漏。3)丢失的...
- 闻 (聞)wén ㄨㄣˊ1)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
- 轶事遗闻 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 遗闻琐事 见“遗闻逸事”。
- 遗闻轶事 yí wén yì shì 【解释】散失,遗留下来的事迹【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此十卷之本,乃从毛氏汲古阁之版传抄。首尾完其,其间遗闻轶事,皆可备考稽。”【示例】清·章炳麟《訄书·哀焚书》:“其他~,皆前代俌臣所录。”【拼音码】ywys【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史书未记载的事
- 遗闻逸事 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 遗问 赠送礼物和问候。 ▶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群臣上万岁寿, 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 士庶结丝承露囊, 更相遗问。”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 “然公卿家尤重此日, 莫不镂金刻缯, 加饰珠翠, 或以金银, 穷极工巧, 交相遗问焉。”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 “异之, 归语妻, 妻遣婢托遗问以窥其室。”
- 遗镞 1. 谓损折箭矢。 藉以指细微的损失。 ▶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 秦 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 “兵不血刃, 士无遗镞, 而 樊邓 威怀, 巴 黔 底定。” ▶ 《隋书‧高祖纪上》: “ 申 部残贼, 充斥一隅, 蝇飞蚁聚, 攻州略地。 播以玄泽, 迷更知反, 服而舍之, 无费遗镞。” 2. 指遗弃或残剩的箭镞。 ▶ 汉 桓宽 《盐铁论‧诛秦》: “往者兵革亟动, 师旅数起, 长城 之北, 旋车遗镞相望。” ▶ 《宋书‧袁淑传》: “今涂有遗镞, 虿未息蜂, 敢思凉识, 少酬闳施。” ▶ 元 王逢《观钱塘江潮时教化平章大宴江上》诗: “ 钱王 射强弩, 至今有遗镞。”
- 遗镌 指古代留下的金石文字镌刻。 ▶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韵》: “雅音凄古调, 奇字索遗镌。”
- 遗阙 见“ 遗缺 ”。
- 遗锦 晋 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士女》: “﹝ 阎宪 ﹞为 绵竹 令, 以礼让为化, 民莫敢犯。 男子 杜威 夜行, 得遗物一囊, 中有锦二十五匹, 求其主还之曰: ‘县有明君, 何敢负其化。 ’”后以“遗锦”为称颂官员德政之典。 ▶ 唐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诗: “遗锦非前邑, 鸣琴即旧台。”
- 遗阡 坟墓。 ▶ 清 顾炎武 《过矩亭拜季先生墓下》诗: “我来拜遗阡, 增此儒林重。”
- 遗错 1. 遗漏和错误。 ▶ 《晋书‧王接传》: “伏惟明府苞黄中之德, 耀重离之明, 求贤与能, 小无遗错, 是以鄙老思献所知。”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籍没家产》: “须照册比对明白, 勿致遗错。” 2. 指弃置的磨刀石。 ▶ 晋 郭璞 《晋元帝哀策文》: “林无滞才, 山无遗错, 恩靡不怀, 化靡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