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芳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指寒冬季节百花凋谢后遗留下来的香花芳草, 如兰花、菊花、梅花等。
▶ 《楚辞‧远游》: “谁可与玩斯遗芳兮, 晨乡风而舒情。”
▶ 王逸 注: “‘斯遗芳’一本作‘此芳草’。”
▶ 晋 陆云 《九愍》: “握遗芳而自玩, 挹浩露于兰林。”
▶ 宋 王十朋 《州宅即事》诗: “泉南古州宅, 草木有遗芳。”
▶ 《红楼梦》第八七回: “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 未尝不叹冷节遗芳, 如吾两人也。”
2. 遗留的芳香。
▶ 《文选‧曹植<七启>》: “紫兰丹椒, 施和必节, 滋味既殊, 遗芳射越。”
▶ 李善 注: “《上林赋》曰: ‘众香发越。 ’ 郭璞 曰: ‘香气射散也。 ’” 晋 张华 《游猎篇》: “燔炙播遗芳, 金觞浮素蚁。”
▶ 宋 朱熹 《社后一日作》诗: “尚论千载前, 简编有遗芳。”
3.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
▶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 “ 林宗 存为一世之所式, 没则遗芳永播。”
▶ 唐 李商隐 《题道靖院》诗: “独坐遗芳成故事, 褰帷旧貌似 元君 。”
▶ 明 宋濂 《双桂轩记》: “今逢圣时, 复嗜学不厌, 思学趾前人遗芳。”
4. 犹遗墨。
▶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 “传信克备其遗芳, 考行敢徵于故事。”
▶ 清 吴定 《祭何生文》: “侧望子榻, 遗芳静嘉, 诗书肆好, 尘垢新加。”
- 遗 (遺)yí ㄧˊ1)丢失:~失。~落。2)漏掉:~忘。~漏。3)丢失的...
- 芳 fāng ㄈㄤˉ1)花草的香气:~香。~草。~菲(a.花草的香气;b....
- 遗芳余烈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 “遗芳馀烈, 奋乎百世。” ▶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 “若 南 董 之仗气直书, 不避强御; 韦 崔 之肆情奋笔, 无所阿容。 虽周身之防, 有所不足, 而遗芳馀烈, 人到于今称之。” ▶ 元 姚燧 《李平章画像序》: “学古训以道积厥躬, 招俊乂以列庶位, 对扬天子之命, 亦足袭说遗芳馀烈, 报陛下矣。”亦作“ 遗休馀烈 ”。 ▶ 宋 欧阳修 《尊皇太后册文》: “洪惟 有宋 , 受命造邦, 百年四圣, 而小子获承之, 以继我仁考之遗休馀烈。”
- 遗芳梦室 即 延凉室 。 ▶ 汉武帝 之室名。 ▶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帝( 汉武帝 )息于 延凉室 , 卧梦 李夫人 授帝蘅芜之香。 帝惊起, 而香气犹著衣枕, 历月不歇。 帝弥思求, 终不复见, 涕泣洽席, 遂改 延凉室 为 遗芳梦室 。”
- 遗芳馀烈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 遗芬馀荣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 遗芬賸馥 比喻前人留下的精美文章。
- 遗芬剩馥 比喻前人留下的精美文章。 ▶ 明 李东阳 《跋<聚芳亭卷>》: “而诗书图史, 遗芬剩馥, 在其子孙者, 其来未艾, 谓非少保公之贤而致然哉!”
- 遗苗 犹后裔。 ▶ 汉 蔡邕 《和熹邓后谥》: “追世祖功臣国士, 或有继绝, 封爵遗苗, 以封其祀。” ▶ 元 姚燧 《耶律钧赠官制》: “丞相从兄, 宗承 辽 室之遗苗。” ▶ 清 厉鹗 《步馀杭溪上谒凌将军庙》诗: “欲觅遗苗何处是, 草间部伍尚名亭。”
- 遗芬余荣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 《宋书‧礼志三》: “爰洎 姬 汉 , 风流尚存, 遗芬馀荣, 绵映纪纬。”
- 遗苞 1. 苞, 通“ 殍 ”。 谓遗弃饿殍。 ▶ 《管子‧八观》: “小凶三年而大凶, 大凶, 则众有大遗苞矣。” ▶ 戴望 校正引 洪颐暖 曰: “‘苞’读为‘涂有饿莩’之‘莩’。 遗, 弃也。 谓年大凶则众弃饿死之人于道旁。” ▶ 《管子‧八观》: “众有遗苞者, 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 其守不必固。” 2. 遗脱叶壳。 ▶ 宋 孙觌 《游金沙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诗: “绿笋遗苞半出篱, 清溪一曲翠相迷。”
- 遗芬 1.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 ▶ 唐 沈佺期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诗: “不才予窜迹, 羽化子遗芬。” ▶ 宋 梅尧臣 《叶大卿挽辞》之二: “丰碑几当立, 籍甚著遗芬。” ▶ 宋 朱熹 《挽吴给事》诗之二: “悬知千载下, 此地想遗芬。” 2. 犹馀香。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 “﹝荔支﹞而奇香扑人, 出入怀袖, 即残红委地, 遗芬不散, 此岂百果所敢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