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犹逃脱。
▶ 《六韬‧略地》: “敌人恐惧, 不入山林, 即归大邑, 走其别军, 车骑远要其前, 勿令遗脱。”
▶ 《汉书‧尹翁归传》: “盗贼发其比伍中, 翁归 辄召其县长吏, 晓告以奸黠主名, 教使用类推迹盗贼所过抵, 类常如 翁归 言, 无有遗脱。”
▶ 《后汉书‧梁竦传》: “老母孤弟, 远徙万里, 独妾遗脱, 逸伏草野, 常恐没命, 无由自达。”
2. 遗漏;亡佚。
▶ 汉 王充 《论衡‧正说》: “传者或知《尚书》为 秦 所燔, 而谓二十九篇, 其遗脱不烧者也。”
▶ 《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妃》: “ 李蔡 所不能记者, 贵妃并为疏条, 无所遗脱。”
▶ 宋 徐铉《重修<说文>序》: “凡传写《说文》者, 非其人, 故错乱遗脱, 不可尽究。”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 “ 高邮 翁 紫霞 , 客于 广 而闻之。 地名遗脱, 亦未知所终矣。”
- 遗 (遺)yí ㄧˊ1)丢失:~失。~落。2)漏掉:~忘。~漏。3)丢失的...
- 脱 tuō ㄊㄨㄛˉ1)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
- 遗腹 yífù[posthumous] 父亲死后出生的
- 遗脯 《左传‧宣公二年》: “初, 宣子 ( 赵宣子 )田于 首山 , 舍于翳桑。 见 灵辄 饿, 问其病, 曰: ‘不食三日矣。 ’食之, 舍其半。 问之, 曰: ‘宦三年矣, 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 请以遗之。 ’使尽之, 而为之箪食与肉, 置诸橐以与之。”后以“遗脯”用为舍食遗母之典实。 ▶ 清 丘逢甲《漫遣三叠前韵》: “广柳佣衣亡将伏, 骫桑遗脯饿人斯。”
- 遗腹儿 犹言遗腹子。 ▶ 宋 李觏 《哀老妇》诗: “昔日遗腹儿, 今兹垂白须。” ▶ 明 何景明 《祭亡兄东昌公文》: “哀哀遗腹儿, 泪下不忍已。” ▶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元史六‧宗室世系表》: “尝得一怀妊妇人曰 插只来 , 纳之, 其所生遗腹儿, 因其母名曰 插只来 , 自后别为一种。”
- 遗脉 后代, 后裔。 ▶ 马识途 《<夜谭十记>前记》: “嗟我小子, 炎 黄 遗脉, 生不逢辰, 命途坎坷。”
- 遗腹女 指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女儿。 ▶ 《东观汉记‧刘平传》: “﹝ 刘平 ﹞抱 仲 遗腹女而弃其子。” ▶ 清 钱谦益 《张昭子墓志铭》: “ 昭子 娶 苏氏 , 生遗腹女, 曰 慰 家。” ▶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七: “他给我留下一个遗腹女, 我帮人赚钱把她养大了。”
- 遗胳 遗胳拼音:yí gē 注音:ㄧˊ ㄍㄜ 词语解释同"遗骸"。
- 遗腹子 yífùzǐ父亲死后才出生的子女。
- 遗胤 后嗣;子孙。 ▶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 “逆贼 蒙俭 、 和舍 等, 浮竹遗胤, 沈木馀苗。” ▶ 元 姚燧 《湖广行省左丞相神道碑》: “ 吴 平于 晋 , 陈 兼于 隋 , 矧 赵 遗胤, 曜灵生东。” ▶ 明 李东阳 《植柘陈翁刲股卷》诗: “肌戕幸不死, 遗胤终儿孙。”
- 遗腹孙 谓怀孕儿媳妇于儿子死后所生的男孩。 ▶ 明 李东阳 《闻方石先生得遗腹孙》诗: “故人丧爱子, 弃官归故园……言从抵家后, 乃得遗腹孙。”
- 遗胜 指古代遗下的胜迹。 ▶ 宋 苏辙 《嘉雪呈鲜于子骏》诗之一: “高会 梁园 遗胜在, 早知词赋似 相如 。” ▶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五: “是郡之乾位, 厥有百雉之雄, 其不失 由拳 遗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