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篇断简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同“遗编断简”。
- 遗篇 yípiān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文。
- 断简 见“ 断简残编 ”。
- 残篇断简 同“残编断简”。
- 残篇断简## cánpiānduànjiǎn见〖断编残简〗。
- 遗篇坠款 指散佚的诗文篇章和书画款识。
- 遗编断简 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
- 遗簪 1. 指失落的簪子。 ▶ 《史记‧滑稽列传》: “前有堕珥, 后有遗簪。” ▶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刘邦彦 《上元十五夜观灯诗》: “归迟不属金吾禁, 争觅遗簪与坠钿。” ▶ 清 钱谦益 《房海客侍御初度赋长句十四韵为寿》: “去国味如初下第, 挂冠情比旧遗簪。” 2. 孔子 出游, 遇一妇人失落簪子而哀哭。 ▶ 孔子 弟子劝慰她。 妇人曰: “非伤亡簪也, 吾所以悲者, 盖不忘故也。”事见《韩诗外传》卷九。 后以“遗簪”比喻旧物或故情。 ▶ 唐 李峤 《答李清河书》: “兄仁及遗簪, 礼缛追赙, 千古之下, 凛然而高。” ▶ 唐 朱放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诗: “不弃遗簪旧, 宁辞落帽还。” ▶ 明 冯梦龙 《万事足‧刑厅叩信》: “岂不念遗簪, 奈胭脂虎视眈, 背生有子今无憾。” ▶ 清 王夫之 《雪赋》: “有似去国之臣, 裴徊赐玦;下山之妇, 怅惘遗簪。”参见“ 遗簪坠屦 ”。 3. 卸去簪缨。 谓挂冠辞官。 ▶ 元 袁桷 《次韵杂诗》之五: “遗簪隐世德, 忍垢躬灌园。”
- 遗簪坠履 见“遗簪坠屦”。
- 遗簪坠屦 yí zān zhuì jù 【解释】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出处】《北史·韦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拼音码】yzzj【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旧物或故情
- 遗篆 1. 指古文字或古籍。 因 先秦 古籍多用篆字, 故称。 ▶ 南朝 梁 沈约 《和竟陵王抄书》: “ 汉 壁含遗篆, 名山多逸词。” ▶ 宋 梅尧臣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诗: “心喜遗篆犹在傍, 以臼易臼庸何伤。” ▶ 清 胡其毅 《题传经堂赠卓大传》诗: “ 鸿都 劫火悲遗篆, 苕水 春星护下帷。” 2. 指散失的古文字或古籍。 ▶ 《魏书‧礼志二》: “暨 秦 燔《诗》《书》, 鸿籍泯灭。 ▶ 汉 氏兴, 求拾缀遗篆。” ▶ 唐 高俭 《文思博要序》: “搢绅先生聚蠹简于内, 輶轩使者采遗篆于外。”
- 遗簪坠珥 见“遗簪堕珥”。
- 遗箭 指没有中目标的箭。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 “ 薛慎惑 者, 善投壶, 龙跃隼飞, 矫无遗箭。”
- 遗簪坠舄 指遗落在地的簪子鞋子。
- 遗算 见“ 遗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