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恩馀烈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
- 遗恩 前人留传下来的恩惠。 ▶ 南朝 宋 鲍照...
- 馀 (餘)yú ㄩˊ1)见“余”②~⑤。2)姓。(1)余yú(2)姓。如:...
- 烈 liè ㄌㄧㄝˋ1)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火。~焰。~酒。~马。~...
- 遗恩 前人留传下来的恩惠。 ▶ 南朝 宋 鲍照 《通世子自解启》: “坠辰永往, 遗恩在心。” ▶ 元 虞集 《故赠瑞安知州王公墓志铭》: “此皆 仁宗 皇帝之遗恩, 国朝之盛典。”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啊, 你私产制度的遗恩, 你偶像创造的遗恩, 比那洪水的毒威还要剧甚。”
- 遗恩余烈 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 ▶ 《后汉书‧王昌刘永传论》: “观 更始 之际, 刘氏 之遗恩馀烈, 英雄岂能抗之哉!”
- 遗休馀烈 见“遗芳馀烈”。
- 遗孽馀烈 指遗留下来的残馀势力。
- 遗德馀烈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 遗芳馀烈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 遗风馀烈 前人留传的风教和业迹。
- 遗恫 犹馀痛。 ▶ 宋 苏轼 《思子台赋》: “吊 汉武 之暴怒兮, 悼 戾园 之悯凶;闻父老之哀叹兮, 犹有归来望思之遗恫。” ▶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 “是为逸王之旧游, 有墟国之遗恫焉。”
- 遗息 死者遗留下来的子息。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 “且 李顺 草寇, 百日而已, 乃 孟昶 后宫之遗息也。” ▶ 清 曹寅 《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诗之二: “予仲多遗息, 成材在四三。” ▶ 清 叶廷管 《吹网录‧中山穆王无子国除误从帝纪》: “则 畅 薨之后, 遗息犹存, 旧封不改。”
- 遗恳 死后尚存的款款忠情。 ▶ 唐 薛逢《题筹笔驿》诗: “《出师表》上留遗恳, 犹自千年激壮夫。”
- 遗恨终天 谓终身感到悔恨。
- 遗悔 犹后悔。 ▶ 《旧唐书‧褚遂良传》: “ 遂良 以 太宗 锐意 三韩 , 惧其遗悔, 翌日上疏谏。” ▶ 《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 “ 存审 少在军中, 识机知变, 行军出师, 法令严明, 决策制胜, 从无遗悔。” ▶ 明 高启 《赠何医师序》: “故必攻之以拨其根, 溃之而泄其埶, 庶可以收全功而无遗悔也。”
- 遗恨千古 yí hèn qiān gǔ 【解释】千古:时间久远。遗留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出处】清·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拼音码】yhqg【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遗患 yíhuàn留下祸患:养虎~│~无穷。
- 遗恨 yíhèn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