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州僻壤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 遐 xiá ㄒㄧㄚˊ1)远:~方。~心。~观。~迩(远近)。~举(进行;远...
- 州 zhōu ㄓㄡˉ1)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
- 僻壤 pìrǎng偏僻的地方:穷乡~ㄧ荒山~。
- 偏乡僻壤 荒凉偏僻的地方。
- 穷乡僻壤 qióng xiāng pì rǎng 【解释】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出处】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示例】~,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拼音码】qxpr【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英文】by-place
- 穷山僻壤 荒山和僻地。泛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 穷陬僻壤 见“穷乡僻壤”。
- 遐布 传播至远方。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洋洋习习, 声烈遐布。” ▶ 《隋书‧天文志上》: “《浑仪铭》曰: ‘赫赫明明, 声列遐布。 ’”
- 遐岳 深山;高山。 ▶ 唐 贾嵩 《华阳陶隐居传》序: “先生改名氏, 潜访遐岳, 旁无知觉。”
- 遐年 1. 高龄;长寿。 ▶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 “庶几遐年, 携手同征, 如何奄忽, 弃我夙零。”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 王粲 为 潘文则 《思亲诗》云: ‘躬此劳悴, 鞠予小人;庶我显妣, 克保遐年。 ’” 宋 曾巩 《夫人曾氏墓志铭》: “曾不蕃宠, 畀其子孙, 曾不遐年, 善则长存。” ▶ 明 陈翼 《蔡伯蜚传》: “呜呼!此其所以不能遐年也欤!” 2. 指晚年。 ▶ 清 陈确 《祭陆伯母裘大孺人文》: “每佳时吉日, 则高堂之上, 觞咏并进, 母亦顾之色喜, 谓可以乐遐年。” 3. 久远的年代。 ▶ 《文选‧左思<魏都赋>》: “虽则衰代, 而盛德形于管弦;虽逾千祀, 而怀旧薀于遐年。” ▶ 张铣 注: “怀古而积于远年。” ▶ 唐 陈子良《平城县正陈子干诔序》: “故能贻芳尘于后世, 徇节义于遐年。”
- 遐尚 谓情操志节高尚。 ▶ 清 黄景仁 《秋兴》诗: “昔人抗遐尚, 奋藻辉星躔。” ▶ 清 方文 《梅朗三招同刘长清龚孟章集天逸阁》诗: “一室抱遐尚, 万里扬清风。”
- 遐幽 1. 悠远;深远。 ▶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时三月也, 至期, 直 果为 勃海 太守”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 “于是使 梓慎 之徒, 登高台, 望风气, 分灾异, 刻期日, 然后知神思遐幽, 灵风可惧。” 2. 精深微妙的境界。 ▶ 王闓运 《衡州西禅寺碑》: “ 普明法师 俗姓 刘 氏, 酃县 人也。 早受具戒, 已契遐幽;不务语言, 惟崇苦行。”
- 遐尔闻名 遐尔闻名拼音:xiá ěr wén míng 注音:ㄒㄧㄚˊ ㄦˇ ㄨㄣˊ ㄇㄧㄥˊ 成语解释遐尔闻名【拼音】:xiá ěr wén míng【解释】: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示例】:中国的景泰蓝,一向是~的。
- 遐广 犹广远。 ▶ 《宋史‧孝武帝纪》: “若繁文滞劾, 证逮遐广, 必须亲察, 以尽情状。” ▶ 清 黄宗羲 《参议密庵陆公墓碑》: “公曰: ‘今虑囚者多以刻深免咎, 故烦文滞劾, 证逮遐广, 苟循成案, 几人当斩, 几人当绞。 吾所以不敢也。 ’”
- 遐尔 见“ 遐迩 ”。
- 遐庆 久长的幸福。 ▶ 南朝 宋明帝 《皇业颂》: “ 尧帝 兆深祥, 元王 衍遐庆。” ▶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 “籍閟宫之远烈兮, 闻缵女之遐庆。” ▶ 南朝 陈 徐陵《孝义寺碑》: “国家隆盛, 同享遐庆。”
- 遐寿 高龄;高寿。 ▶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 “知龟鹤之遐寿, 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 唐 杨炯 《祭汾阴公文》: “如何斯人而有斯疾, 曾未遐寿, 中年殒卒。” ▶ 清 方文 《送李太虚先生还南昌》诗: “愿言享遐寿, 著作垂芳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