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tōnglùn
①通达的议论。
②某一学科的全面的论述(多用于书名):史学~。
- 通 tōng ㄊㄨㄥˉ1)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
- 论 (論)lùn ㄌㄨㄣˋ1)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
- 通诀 通常的口诀。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二语, 乃千古作文之通诀, 无一语一字可废声音者也。”
- 通讲 通晓讲习。 ▶ 《北史‧儒林传序》: “《论语》、《孝经》, 诸学徒莫不通讲。 诸儒如 权会 、 李铉 、 刁柔 …… 马敬德 之徒, 多自出义疏。”
- 通诂 犹达诂。 ▶ 汉 刘向 《说苑‧奉使》: “传曰: 《诗》无通诂, 《易》无通吉, 《春秋》无通义。”
- 通讯録 通讯録(通訊録)拼音:tōng xùn lù 注音:ㄊㄨㄙ ㄒㄩㄣˋ ㄌㄨˋ 词语解释记载他人通信地址及电话号码、电报挂号、传真号码等的簿册。《小说月报》1987年第4期:“他翻开通讯录,给商品检验局的一位老同学打电话。”
- 通识 1. 学识渊博的人。 ▶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一: “即理愧通识, 所保讵乃浅。” ▶ 唐 孟棨 《<本事诗>序》: “闻见非博, 事多阙漏, 访于通识, 期复续之。” ▶ 清 吴伟业 《寿王鉴明五十》诗: “通识晓世变, 早计骇愚俗。” 2. 学识渊博。 ▶ 《魏书‧儒林传‧陈奇》: “ 高允 与 奇 雠温古籍, 嘉其远致, 称 奇 通识, 非凡学所窥。” ▶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识量》: “ 说 ( 张说 )之通识, 过于 魏徵 。” 3. 指广博的知识。 ▶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三章: “普遍史并非由专门史丛集而成, 作普遍史者须别具一种通识, 超出各专门事项之外而贯穴乎其间。”
- 通讯赛 通讯赛 基本解释:运动竞赛的一种。用通讯方式进行的比赛。不同地区的参赛单位按竞赛规程在本地测定运动员成绩,然后以通讯方式填报主办机构,以评定名次。适用于以时间、距离、重量等客观标准评定运动成绩的项目。
- 通诉 犹申诉。 ▶ 《后汉书‧李固传》: “ 河内 赵承 等数十人亦要鈇鑕诣阙通诉, 太后明之, 乃赦焉。” ▶ 《魏书‧高崇传》: “如二使阿曲, 有不尽理, 听罪家诣门下通诉, 别加按检。” ▶ 钱锺书 《围城》六: “不过, 中国 不像 英国 , 没有基督教的上帝来听下界通诉。”
- 通讯网 tōngxùnwǎng分布很广的许多电台或通讯员所组成的整体。
- 通词 1. 传话。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主人欲于同来女伴中, 择端正者三人侑酒荐寝, 每人赠百金;其馀亦各有犒赏。 媪为通词, 犒赏当加倍。” ▶ 清 孙雄 《燕京岁时杂咏》: “通词巧借微波达, 不待良媒也接欢。” 2. 指译员。 ▶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界务禀》: “此例相沿已久, 其国自官员以至通词人等, 皆以是为谋利薮, 未便遽变。”
- 通讯簿 记载他人通信地址及电话号码、电报挂号、传真号码等的簿册。 ▶ 《小说月报》1987年第4期: “他翻开通讯录, 给商品检验局的一位老同学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