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塞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聚集, 充塞。
▶ 明 归有光 《洪范传》: “读《洪范》者, 当知天人浑合一理。 吾之所为, 即天之道;天之变化昭彰, 皆吾之所为;宇宙之间, 充满辟塞, 莫非是气;而后知儒者位天地、育万物之功, 初不在吾性之外。”
II
古 吴 楚 战地 柴辟 南之要塞。
▶ 清 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之二二: “ 谷水 由来出 小湖 , 渚城 辟塞 总春芜。 战场 吴 楚 看犹在, 折戟沙中定有无。”原注: “《水经注》又云: 浙江 又东迳 柴辟 南旧 吴 楚 战地, 备候于此, 故谓之 辟塞 。”
- 辟 bì ㄅㄧˋ1)君主:复~。2)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
- 塞 sāi ㄙㄞˉ1)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2)堵住器物口的...
- 辟士 谓徵召、任用人。 ▶ 《南史‧宋纪上‧武帝》: “十二年正月, 晋帝 诏帝依旧辟士, 加领平北将军、 兖州 刺史, 增督 南秦 , 凡二十二州。” ▶ 《旧唐书‧韦夏卿传》: “始在 东都 , 倾心辟士, 颇得才彦, 其后多至卿相, 世谓之知人。” ▶ 宋 曾巩 《送蔡元振序》: “古之州从事, 皆自辟士;士亦择所从, 故宾主相得也。” ▶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自是之后, 州郡辟士之权, 浸移于朝廷。”参见“ 辟除 ”。
- 辟地开天 辟地开天 基本解释:开:开拓;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来。
- 辟头 开头;起首。 ▶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 “一天早晨, 辟头就看见一条从 中国 来的电报, 大概是: ‘ 安徽 巡抚 恩铭 被JoShikiRin刺杀, 刺客就擒。 ’”
- 辟地 1. 开拓疆土。 ▶ 《逸周书‧谥法》: “辟地有德曰襄。” ▶ 朱右曾 校释: “辟, 开广也。” ▶ 《韩非子‧饰邪》: “ 秦 以其大吉, 辟地有实, 救 燕 有名。” ▶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 “ 燕 袭走 东胡 , 辟地千里, 度 辽东 而攻 朝鲜 。” 2. 开垦土地。 ▶ 《管子‧八观》: “辟地广而民不足者, 上赋重, 流其藏者也。” ▶ 《淮南子‧修务训》: “ 舜 作室, 筑墙, 茨屋, 辟地, 树谷, 令民皆知去岩穴, 各有家室。” II旧谓迁地以避祸患。 ▶ 《论语‧宪问》: “贤者辟世, 其次辟地。” ▶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 “去乱国, 适治邦。” ▶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四: “ 郑氏 注作者七人, 以 沮溺 为辟地者。”
- 辟奠 1. 指古代举行丧礼小敛时, 搬移祭品。 ▶ 《仪礼‧既夕礼》: “小敛, 辟奠不出室。” ▶ 胡培翬 正义: “辟奠, 谓移易之也。” 2. 泛指撤去酒食。 ▶ 《国语‧晋语二》: “ 优施 出, 里克 辟奠, 不飧而寝。” ▶ 韦昭 注: “辟, 去也。 奠, 置也。”
- 辟土 1. 开拓疆土。 ▶ 《逸周书‧谥法》: “辟土服远曰桓。” ▶ 唐 白居易 《裴敞授昭义军判官裴侔授义成军判官各转官制》: “二帅皆勤于奉公, 精于辟土。” 2. 开垦土地。 ▶ 《淮南子‧主术训》: “ 稷 辟土垦草, 以为百姓力农, 然不能使禾冬生。”
- 辟如 譬如;比如。 举例时的发语词。 辟, 通“ 譬 ”。 ▶ 《礼记‧中庸》: “君子之道, 辟如行远必自迩, 辟如登高必自卑。” ▶ 《汉书‧王褒传》: “辟如女工有绮縠, 音乐有 郑 卫 , 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耳目。”
- 辟国 开国;建国。 ▶ 宋 陆游 《雨晴》诗: “山川炳焕似辟国, 风雨退收如解严。”
- 辟嫌 犹避讳。 指有所顾忌而不直言。 ▶ 《公羊传‧桓公十二年》: “战不言伐。 此其言伐何?辟嫌也。 恶乎嫌?嫌与 郑 人战也。”
- 辟回 犹辟违。 ▶ 《荀子‧成相》: “正直恶, 心无度, 邪枉辟回失道途。” ▶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一》: “辟回即僻违。”参见“ 辟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