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辘远听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辘辘远听
基本解释:1. 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 远听 1. 指身在远方而听见闻说。 ▶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且 汉 厚诛 陵 以不死, 薄赏子以守节, 欲使远听之臣, 望风驰命, 此实难矣。” ▶ 吕向 注: “听, 闻也。”亦指远方的听闻。 ▶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 “ 幽求 等皆功臣……功业既大, 荣宠亦深, 一朝下狱, 恐惊远听。” 2. 聆听远处的声音。 ▶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凉秋九月, 塞外草衰, 夜不能寐, 侧耳远听, 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 ▶ 南朝 齐 谢朓 《落日同何义曹煦》诗: “远听雀声聚, 回望树阴沓。” ▶ 《新唐书‧百官志四》: “昼以排门人远望, 暮夜以持更人远听。”
- 辘辘 lù lù象声词,形容车轮等的声音:风车~而动ㄧ牛车发出笨重的~声◇饥肠~。
- 骨辘辘 象声词。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痒如如把心不定, 肚皮儿里骨辘辘地雷鸣。”
- 麻辘辘 一种麻痛的感觉。 ▶ 葛振林 《狼牙山跳崖记》: “最痛的是腰, 麻辘辘的, 一动就钻心地疼。”
- 饥肠辘辘 jī cháng lù lù 【解释】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示例】这时已错了传膳的时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饭,至此无不~。(高阳《玉座珠帘》上册)【拼音码】jcll【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饥饿
- 辙 (轍)zhé ㄓㄜˊ1)车轮压的痕迹:覆~。车~。南辕北~。2)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3)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口。合~押韵。4)办法,主意:没~了。5)途径,门路。·参考词汇:rhyme rut千古一辙 易辙改弦 覆辙 蹈袭覆辙 熟路轻辙 车辙 同出一辙 没辙 车辙马迹 辙乱旂靡 找辙 更纟玄易辙 若出一辙 饭辙 凭轼结辙 合辙 螳臂当辙 故辙 蟲臂拒辙 合辙,合辙儿 轨辙 出门应辙 循途守辙 离辙 一改故辙 攀辕卧辙 闭门合辙 螳螂拒辙 花辙 更弦改辙 辙口 涸辙之鲋 辙乱旗靡 循涂守辙 如出一辙 重蹈覆辙 攀车卧辙 改辙 出门合辙 改弦易辙 前辙可鉴 涸辙枯鱼 旗靡辙乱 跑辙 螳臂扼辙 十三辙 南辕北辙 造车合辙 北辙南辕
- 辙乱旂靡 见“辙乱旗靡”。
- 辘轴 农具名。 用以平场圃或碾稻麦。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 “早是辘轴来粗细腰, 穿领布袋来宽布衫。” ▶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摺: “短桑科长不出连枝树, 沤麻坑养不活比目鱼, 辘轴上也打不出那连环玉。”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 “西岸矮屋比栉, 屋前地平如掌, 辘轴参横, 草居雾宿。”
- 辘轳韵 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如第二、第四句用甲韵, 则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 双出双入, 此起彼落, 有似辘轳, 故名。 ▶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 “昔 郑都官 与僧 齐己 、 郑损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 凡诗用韵有数格: 一曰葫芦, 一曰辘轳, 一曰进退。 葫芦韵者, 先二后四;辘轳韵者, 双出双入;进退韵者, 一进一退。 失此则谬矣。”
- 辙印 车子行驶的痕迹。 ▶ 高炯浩 《辙印》诗: “流沙挡不住滚滚向前的车轮, 在广袤的 塔克拉玛干 土地上留下了两道辙印。”
- 辘轳格 即辘轳韵。 ▶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八: “邻韵而协者, 诗家闲用之, 谓之辘轳格, 又谓之出入格。 或以为 宋 人始, 非也。 此自有诗以来有之, 盖古人文体宽简, 不专以声病为工拙也。”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古来诗未有以‘格’称者, 大历 以后始有。 ‘齐梁格’、‘元和格’, 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辘轳格’、‘进退格’, 则律诗中又增限制。”参见“ 辘轳韵 ”。
- 辙口 zhékǒu辙③:这一段词儿换换~就容易唱了。
- 辘轳劫 1.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 “一增一减, 共一千六百八十万年, 名一辘轳劫。 凡二十辘轳劫, 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 为一成劫。”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 “中劫者, 即辘轳劫, 初阎浮提人寿八万四千岁, 身长八丈, 凡过百年, 命减一年, 身减一寸, 过千年, 命减十年, 身减一尺, 减至十岁, 身长一尺, 则减之极也。 自尔复入增劫, 凡过百年, 命增一年, 身增一寸, 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 身增八丈, 则增劫之极也。 如是一减一增, 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 名一辘轳劫。”参见“ 中劫 ”。 2. 佛教语。 即中劫。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 “一增一减, 共一千六百八十万年, 名一辘轳劫。 凡二十辘轳劫, 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 为一成劫。”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 “中劫者, 即辘轳劫, 初阎浮提人寿八万四千岁, 身长八丈, 凡过百年, 命减一年, 身减一寸, 过千年, 命减十年, 身减一尺, 减至十岁, 身长一尺, 则减之极也。 自尔复入增劫, 凡过百年, 命增一年, 身增一寸, 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 身增八丈, 则增劫之极也。 如是一减一增, 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 名一辘轳劫。”参见“ 中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