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伏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ūnfú
[hide oneself by crouching] [身子] 低低地蹲着;埋伏或藏着
蹲伏在黑暗的树丛中
- 蹲 dūn ㄉㄨㄣˉ1)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下。~伏...
- 伏 fú ㄈㄨˊ1)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低下去:此起彼...
- 蹲伏猎狗 [setter]由中世纪的猎狗培育出来的三种猎狗的统称,当它发现鸟时,即蹲伏不动,等待猎人撒网将自己与猎物一齐罩祝耳、胸、腿和尾上有长毛。体重20~32千克,肩高58~69厘米。15世纪培育的英格兰蹲伏猎狗可以是全白色、黑色与白、棕色相间,或白色带深色斑点。戈登蹲伏猎狗源于17世纪的苏格兰;被毛软似波浪,黑色带棕褐色斑点。18世纪在爱尔兰培育的爱尔兰蹲伏猎狗被毛直而红。
- 蹲坐 蹲身而坐。 ▶ 唐 卢延让 《松寺》诗: “山寺取凉当夏夜, 共僧蹲坐石阶前。”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旁有狐十馀, 各捧书蹲坐。” ▶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三章: “ 小王 也提前蹲坐在一张小方桌上, 用着一只汤杯喝允丰正仿绍酒。”
- 蹱路 蹱路拼音:zhōng lù 注音:ㄓㄨㄙ ㄌㄨˋ 词语解释行路;赶路。《西游记》第九三回:“师父做了駙马,到宫中与皇帝的女儿交欢,又不是爬山蹱路,遇怪逢魔,要你保护他怎的!”
- 蹲坑 上厕所大便。 ▶ 姚自豪 《特殊身份的警官》十六: “我肚子疼出来蹲坑, 亲眼看见他进了房间。”
- 蹱 zhōng ㄓㄨㄥˉ1)〔躘(lóng)~〕见“躘1”。
- 蹲坑,蹲坑儿 dūnkēng,dūnkēngr(1)[(relieve oneself in a latrine)]∶蹲在粪坑上(便溺)蹲坑式茅房(2)[(of planting vegetables) dig a hole] [方]∶指种菜时刨坑
- 蹰躇 chúchú[hesitate] 徘徊不进,同踟蹰蹰躇畦苑处罚,游戏平林。――《后汉书》
- 蹲夷 亦作“蹲跠”。 1. 蹲踞。 ▶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玄熊舑舕以齗齗, 却负载而蹲跠。” ▶ 李周翰 注: “言玄熊吐舌出齿, 却负戴栋梁而蹲踞也。” ▶ 清 吴伟业 《田家铁狮歌》: “ 田 家铁狮屹相问, 舑舕蹲夷信殊状。” 2. 踞坐。 古代看作是野蛮、无礼的举动。 ▶ 汉 贾谊 《新书‧等齐》: “诸侯王所在之宫卫, 织履蹲夷, 以皇帝所在宫法论之。” ▶ 《后汉书‧鲁恭传》: “夫戎狄者, 四方之异气也。 蹲夷踞肆, 与鸟兽无别。” ▶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 “或乱项科头, 或裸袒蹲夷。” ▶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 “东方 日本 , 有 少连 焉, 其民蹲夷不恭, 故贤者犹侏张。”
- 蹰踟 心里迟疑, 来回走动的样子。 ▶ 明 唐顺之 《周襄敏公传》: “会 大同 杀都御史报至, 公愕然, 因入静室蹰踟久之, 喜曰: ‘吾得之矣!’乃开门召诸将吏军卒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