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足相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同“踵趾相接”。
- 踵 zhǒng ㄓㄨㄥˇ1)脚后跟:举~。接~而至。2)走到:~见(常去相...
- 足 zú ㄗㄨˊ1)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
- 相接 1. 交接, 相交。 &nbs...
- 相接 1. 交接, 相交。 ▶ 《礼记‧聘义》: “敬让也者, 君子之所以相接也。 故诸侯相接以敬让, 则不相侵陵。” 2. 连续;连接。 ▶ 《楚辞‧九章‧哀郢》: “心不怡之长久兮, 忧与忧相接。”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 “及 云 之论 机 , 亟恨其多, 而称清新相接, 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 3. 犹迎接。 ▶ 《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 卫文公 毁 远远相接。”
- 短兵相接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解释】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出处】《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示例】但恐怕也有时会逼到非~不可的,这时候,没有法子,就~。(鲁迅《两地书·二》)【拼音码】dbxj【灯谜面】斗剑;肉搏战;白刃战;兑去车马炮之后【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军事、斗争【英文】fight hand-in-hand
- 趾踵相接 形容人数之多。
- 踵武相接 同“踵趾相接”。
- 踵趾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踵迹相接 同“踵趾相接”。
- 踵起 接踵而起;接连而起。 ▶ 明 曹学佺 《<唐黄御史集>序》: “计 贞元 距 乾宁 凡百年有奇, 御史晚成, 而‘四门’早逝, 杳不相及, 而 璞 之所为齐名, 亦后先踵起云尔。” ▶ 《清史稿‧礼志六》: “靖三省教匪, 蜀 将竞兴;东南海寇横, 闽 帅踵起。” ▶ 章炳麟 《文学说例》: “惟夫体废于史官, 而业存于蒙瞽, 由是二《雅》踵起, 藉歌陈政, 同波异澜, 遂各为派别焉。”
- 踵跖 喻相连接。 ▶ 明 汤显祖 《金堤赋》: “岂圜兴以条惑兮, 石涵牙而踵跖。”
- 踵贺 谓登门祝贺。 ▶ 唐 沈亚之 《序诗送李胶秀才》: “由是后学争踵贺, 相与缀裁其字句。”
- 踵路 犹踵道。 ▶ 《新唐书‧李栖筠传》: “岁仍旱, 编人死徙踵路。” ▶ 《新唐书‧裴度传》: “﹝ 裴度 ﹞及病创一再旬, 分卫兵护第, 存候踵路。”
- 踵谬 沿袭谬误。 ▶ 明 王廷相 《雅述上》: “自开辟以来, 有诬罔而行者, 有假托而行者, 世代云远, 踵谬习陋, 迷而弗察者众矣。” ▶ 清 戴名世 《<南山集初集>序》: “若夫承讹踵谬如俗学之失, 则知免矣!”
- 踵踪 犹接踵。 ▶ 郭孝成 《湖南光复记事》: “而 宋教仁 、 李燮和 、 刘揆一 , 踵踪而起, 互相组织。”
- 踵谢 谓登门道谢。 ▶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赤壁》: “昨蒙 东坡 赠以侍儿, 半月来未敢踵谢。” ▶ 《西游记》第十四回: “贫僧在府多扰, 容回时踵谢。”
- 踵踵 往来貌。 ▶ 元 陈旅 《琼茸赋》: “彼妇子之踵踵兮, 持顷筐以取盈。”
- 踵见 屡次进见。 ▶ 《庄子‧德充符》: “ 鲁 有兀者 叔山无趾 , 踵见 仲尼 。” ▶ 郭象 注: “踵, 频也。”一说, 用脚后跟走着去求见。 参阅 陆德明 释文引 晋 崔撰 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