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zōng ㄗㄨㄥˉ
1)人或动物走过留下的脚印:~影。~迹。追~。失~。跟~。无影无~。
·参考词汇:
footprint trace trail
- 踪兆 踪影;迹象。 ▶ 唐 裴鉶 《传奇‧裴航》: “ 航 遍求访之, 灭迹匿形, 竟无踪兆。”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 “母待生久不归, 始疑;村中搜觅几遍, 竟无踪兆。”
- 踩高蹻 见“ 踩高跷 ”。
- 踪响 踪迹和声响。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侧听徐行, 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 绝无踪响。”
- 踩高跷 cǎi gāoqiāo[walk on stilts] 踏在高跷上行走
- 踪尘 指尘世的事情。 ▶ 唐 韩愈 《送惠师》诗: “脱冠翦头发, 飞步遗踪尘。”
- 踩高竿 踩高跷。 ▶ 蒋和森 《风萧萧》十一: “不但有会唱的, 还有会吹的, 会画的, 连会走绳子、踩高竿儿的都有哩!”参见“ 踩高跷 ”。
- 踪影 zōngyǐng踪迹(指寻找的对象,多用于否定式):毫无~│好几天看不见他的~。
- 踩钢索 杂技名。 走钢丝。 演员在悬空的钢丝上来回走动, 并表演各种动作。 ▶ 秦牧 《长街灯语‧看马戏》: “我们决不能让猪去踩钢索, 因为笨头笨脑, 肥胖颟顸的猪是没法踩钢索的。”
- 踪由 1. 踪迹;行迹。 ▶ 唐 冯翊 《桂苑丛谈‧沙弥辩诗意》: “僧人大悟, 追前人, 杳无踪由。” ▶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 吕洞宾 诗: ﹞‘卖墨年年到 鼎州 , 无端知府问踪由。 ’” ▶ 《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员外去使臣房里下了状, 滕大尹 差 王 七殿直 王遵 , 看贼踪由。” 2. 原由;情由。 ▶ 《朱子语类》卷六八: “神则忽然如此, 忽然不如此, 无一个踪由。”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 “夫人息怒, 听妾话踪繇。”一本作“ 踪由 ”。
- 踩道 cǎidào(~儿)盗贼作案前察看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