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气球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 踢气球 ”。
- 踢 tī ㄊㄧˉ1)用脚触击:~毽子。一脚~开。~蹬。~踏。~皮球(a.抬...
- 气球 qìqiú在薄橡皮、涂有橡胶的布、塑料等制成的囊中灌入氢、氦、空气等气...
- 气球 qìqiú在薄橡皮、涂有橡胶的布、塑料等制成的囊中灌入氢、氦、空气等气体所制成的球。气球充入比空气轻的气体时,可以上升。种类很多。有的用做玩具,有的用做运载工具。
- 轻气球 即氢气球。 ▶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之三: “亦有轻气球, 凌风腾千尺。” ▶ 《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 “轻气球之升于空中, 俨然 哪吒太子 之踏风火轮也。”
- 踢球 见“ 踢球 ”。
- 踢毽子 中国 民间体育活动之一。 毽子用鸡毛插在圆形底座上做成。 踢法多样, 可以比次数, 比花样。 ▶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 “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 手舞足蹈, 不少停息, 若首若面, 若背若胸, 团转相击, 随其高下, 动合机宜, 不致坠落, 亦博戏中之绝技矣。” ▶ 丁玲 《母亲》一: “她们越过了一堆树丛, 走上石板路时, 就看见 秋蝉 , 正在大门外的石坎上晒太阳, 顺儿 在坪里踢毽子。”
- 踢瓶 杂技的一种。 演员仰卧, 双脚上举摆弄瓶罐作表演。 ▶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杂手艺皆有巧名: 踢瓶、弄碗、踢磬、弄花鼓槌。”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 “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怨注、踢瓶、筋斗、擎戴之类。”
- 踢枪弄棒 犹言使枪弄棒。 ▶ 《何典》第九回: “众鬼都踢枪弄棒到后北监门口。”
- 踢登 见“ 踢蹬 ”。
- 踢木 古代杂耍之一。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筋斗, 舞盘, 及诸色禽虫之戏, 纷然丛集。” ▶ 《西湖二集‧邢君瑞五载幽期》: “还有那跑马走索, 飞钱抛钹, 踢木撒沙, 吞刀吐火, 货郎贩卖希奇古怪时新玩弄之物, 无所不有。”
- 踢皮球 tīpíqiú比喻互相推委,把应该解决的事情推给别人:要纠正办事拖拉,~的作风。
- 踢断门槛 tīduàn ménkǎn[visit too frequently] 由于跑得太勤,跑得太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踢断了。有讽刺意又过了两天,参观访问的,邀请出外传经送宝的,就快踢断门槛了
- 踢磬 杂技的一种。 演员仰卧, 双脚上举摆弄石磬作表演。 ▶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杂手艺皆有巧名: 踢瓶、弄碗、踢磬。”
- 踢斛淋尖 旧时盘剥百姓、多收赋粮的一种手段。 踢斛, 用脚踢动装满粮食的斛斗, 使米粒密集充实, 以便再装;淋尖, 粮食装平斛斗后继续装成锥形, 而使米粒淋漓下滑。 ▶ 《明律‧户律‧多收税粮斛面》: “踢斛淋尖, 多收斛面者, 杖一百。” ▶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徭役》: “计诸杂费, 共约每石五钱有馀, 加以踢斛淋尖, 几于平米二石, 始完漕串一石。”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谷‧仓收陋弊》: “又有仓胥积恶, 指称米色杂碎, 掯勒不收。 或串同斗级, 踢斛淋尖, 指称欠数, 停阁仓收, 此仓蠹之为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