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风发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uō lì fēng fā
【解释】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中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示例】逐渐的做一点,总不肯休,不至于比“~”无效的。(鲁迅《两地书·一二》)
【拼音码】clff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 踔厉 chuōlì〈书〉精神振奋:~风发ㄧ发扬~(指意气昂扬,精神奋发)。
- 风发 fēngfā原指像风一样迅速,现多指奋发,意气~。
- 厉风 1. 大风;烈风。 ▶ 《庄子‧齐物论》: “泠风则小和, 飘风则大和, 厉风济, 则众窍为虚。” ▶ 成玄英 疏: “厉, 大也, 烈也。” ▶ 唐 慧皎 《高僧传‧犍陀勒》: “ 勒 令执袈裟角, 唯闻厉风之响, 不复觉倦, 须臾至寺。”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郊坛大风》: “次晨厉风震荡, 从官辟易, 至不能成礼而罢。” ▶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故其平生, 如狂涛, 如厉风, 举一切伪饰陋习, 悉与荡涤。” 2. 指西北风。 ▶ 《吕氏春秋‧有始》: “西北曰厉风。” 3. 喻以高尚的行为激励影响。 ▶ 《隶释‧汉孝廉柳敏碑》: “君清节俭约, 厉风子孙。” II即疠风。 中医病名, 麻风病。
- 意气风发 yì qì fēng fā 【解释】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示例】伟大的中国人民正在~地建设自己的祖国。【拼音码】yqff【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be daring and energetic
- 议论风发 见“议论风生”。
- 雷厉风行 léi lì fēng xíng 【解释】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示例】今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拼音码】llfx【灯谜面】天空里闪电暴雨来临【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英文】carry out vigorously and speedily
- 雷厉风飞 ①同“雷厉风行”。②严厉威猛。
- 发扬踔厉 fā yáng chuō lì 【解释】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出处】《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示例】倘或换一个~的的局面,人心一变,鼓舞向上,那时候大申天讨,倒要让大家看看,到底谁行谁不行.(高阳《清宫外史》下册)【拼音码】fycl【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 奋发踔厉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 踔厉奋发 见“踔厉风发”。
- 踔厉骏发 见“踔厉风发”。
- 踔善 超绝, 妙极。 ▶ 汉 桓谭 《新论‧琴道》: “或云: 陈平 为 高帝 解 平城 之围, 则言其事秘, 世莫得而闻也。 此以工妙踔善, 故藏隐不传焉。”
- 踔掉 摇晃, 摆动。 ▶ 《明史‧文苑传二‧杨循吉》: “﹝ 杨循吉 ﹞善病, 好读书, 每得意, 手足踔掉不能自禁, 用是得颠主事名。”
- 踔 chuō ㄔㄨㄛˉ1)跳,跳跃:~厉(喻精神振奋,如“~~风发”)。2)超越:~远(遥远)。~绝(高超)。踔厉骏发 发扬踔厉 趻踔 踔厉 踔厉奋发 踸踔 踔厉风发 踔绝之能 奋发踔厉
- 踔然 1. 显然, 昭然。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 “自令清浊昭然殊体, 荣辱踔然相驳, 以感动其心, 务致民令有所好。” 2. 高超特出貌。 ▶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廓然远见, 踔然独立。”
- 踓 wěi ㄨㄟˇ1)蹴。2)跑的样子。3)狂跑。
- 踔絶 踔絶 基本解释:1.卓绝;高超。
- 踒闪 谓筋骨、肌肉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