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飞扬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骄横放肆。
- 跋扈 báhù专横暴戾,欺上压下:飞扬~。
- 飞扬 fēiyáng①向上飘起:彩旗~ㄧ尘土~。②形容精神兴奋得意:神采~。...
- 飞扬跋扈 fēi yáng bá hù 【解释】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出处】《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示例】痛饮狂歌空度日,~为谁雄?(唐·杜甫《赠李白》诗)【拼音码】fybh【灯谜面】大风刮羊圈【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形容人很骄横【英文】become powerful and intransigent
- 飞扬 fēiyáng①向上飘起:彩旗~ㄧ尘土~。②形容精神兴奋得意:神采~。‖也作飞飏。
- 意气飞扬 犹意气风发。
- 神采飞扬 shén cǎi fēi yáng 【解释】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出处】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示例】他~地走向主席台开始做报告【拼音码】scfy【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用于人【英文】in high spirit
- 专横跋扈 zhuān hèng bá hù 【解释】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出处】《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示例】领导者~,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拼音码】zhbh【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英文】imperious and despotic
- 跋扈将军 《后汉书‧梁冀传》: “帝少而聪慧, 知 冀 骄横, 尝朝群臣, 目 冀 曰: ‘此跋扈将军也。 ’”因用以戏称暴风。 ▶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跋扈将军》: “ 隋炀帝 泛舟, 忽阴风颇紧, 叹曰: ‘此风可谓跋扈将军。 ’”
- 跋扈恣睢 见“跋扈自恣”。
- 跋扈自恣 bá hù zì zì 【解释】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出处】《明史·朵颜传》:“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示例】缘道设关隘,垄断公私。涡河、浍、颖之间,~。(《清史稿·袁甲三传》)【拼音码】bhzz【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跋提河 古代 拘尸那揭罗国 境内 阿利罗跋提河 (《大唐西域记》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称。 后亦借指 印度 。 ▶ 唐 顾况 《如意轮画赞序》: “兹山纯白, 厥草肥腻, 高六十由旬, 周二千二百。 ▶ 跋堤河 在左, 长仙园 在右。”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 “ 瞿昙 之书, 能入诸夏, 而 宣尼 之书, 不能至 跋提河 者, 以声音之道障阂耳。”
- 跋援 犹攀登。 ▶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佃游》: “赴迥趋危, 冲林跋援, 草随足起, 山从眼转。”
- 跋敕 1. 唐 元稹 《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 “冲街不避将军令, 跋敕兼题宰相名。”敕, 一本作“ 敕 ”。 ▶ 五代 王仁裕 《贺王溥入相》诗: “跋敕案前人到少, 筑沙堤上马归迟。” 2. 谓撰写诏敕。 亦泛指起草官文书。 ▶ 唐 元稹 《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 “冲街不避将军令, 跋敕兼题宰相名。”敕, 一本作“ 敕 ”。 ▶ 五代 王仁裕 《贺王溥入相》诗: “跋敕案前人到少, 筑沙堤上马归迟。”
- 跋文 báwén跋。
- 跋朝 整个朝廷。 跋, 通“ 拔 ”。 ▶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跋朝贺书飞, 塞路归鞍跃。” ▶ 钱仲联 集释: “ 孙汝听 曰: ‘跋朝, 犹言举朝也。 ’跋, 唐 人俗语, 同拔。 ▶ 《尔雅‧释诂》: ‘拔, 尽也。 ’ 郝懿行 义疏: ‘陈根悉拔, 故为尽。 ’”
- 跋录 题跋收录。 ▶ 《四游记‧八仙求文老子》: “吾今将原著经典, 尽行跋录, 藏之九重天外, 不复与人世作舟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