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里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紧靠里面。
▶ 《水浒传》第二一回: “原来是一间六椽楼屋。 前半间安一副春台桌凳;后半间铺着卧房。 贴里安一张三面棱花的床, 两边都是栏干, 上挂着一顶红罗幔帐。”
2. 夹衣里子。
▶ 《金瓶梅词话》第四一回: “都是大红缎子织金对衿袄, 翠蓝边地裙, 共十七件。 一面叫了 赵裁 来, 都裁剪停当。 又要一疋黄纱做裙, 腰贴里一色都是 杭州 绢儿。”
3. 指夹衣。
- 贴 (貼)tiē ㄊㄧㄝˉ1)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金。粘~。...
- 里 1)(④⑤裏)lǐ ㄌㄧˇ2)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3)街...
- 三襕贴里 明 代钦赏显贵内臣的一种服饰之名。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 “自逆 贤 ( 魏忠贤 )擅政, 改蟒贴里, 膝襴之下, 又加一襴, 名曰三襴贴里, 最贵近者方蒙钦赏服之。”
- 贴金 tiē jīn在神佛塑像上贴上金箔。比喻夸耀、美化:别往自己脸上~!
- 贴配 谓就近服刑。 ▶ 《元典章新集‧刑部‧再犯贼人》: “ 李寅 今犯赃不满贯, 拟合刺右臂, 断六十七下, 发遣贴配。”
- 贴钞 贴换钱钞。 ▶ 宋 叶适 《朝请大夫司农少卿高公墓志铭》: “劝盐商以米贴钞, 贩舟鳞集。”
- 贴邻 近邻;隔壁邻居。 ▶ 《水浒传》第十八回: “知县逐一问了时, 务要问他们一个下落。 数内一个贴邻告道: ‘若要知他端的, 除非问他庄客。 ’” ▶ 《禅真逸史》第二回: “ 子远 即央贴邻当里长的 孔爱泉 , 写一张将子情愿舍身出家文契。” ▶ 茅盾 《子夜》十六: “昏暗中她认出是儿子 小三子 和贴邻 金和尚 。”
- 贴钱 1. 典钱;质钱。 ▶ 《宋书‧何承天传》: “时有 尹嘉 者, 家贫, 母 熊 自以身贴钱, 为 嘉 偿责。” ▶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兄弟未分财之前, 整 兄 寅 以 当伯 贴钱七千, 共众作田。” 2. 找还的馀款。 俗称找头。 ▶ 《水浒传》第二三回: “﹝ 武松 ﹞叫道: ‘主人家, 你且来看我银子, 还你酒肉钱够么?’酒家看了道: ‘有馀, 还有些贴钱与你。 ’ 武松 道: ‘不要你贴钱, 只将酒来筛。 ’” 3. 贴补钱财。 ▶ 吴组缃 《山洪》二: “我四十多的人, 这副神仙样子。 我就贴钱去当兵, 人家也不要我。”
- 贴送 严密押送。 ▶ 明 史玄 《旧京遗事》: “赴法之时……刀林剑树, 布匝周密, 又有东厂锦衣、刑部多官贴送, 蒿里薤露, 死易生难, 颇领此时之意也。”
- 贴钱货 犹言赔钱货。 旧俗对女孩子的贬称。 ▶ 王西彦 《老太婆伯伯》: “那年我那 金狼子 出世, 人人都说 金狼妈 肚子偏, 怕是个贴钱货。”
- 贴近 tiējìn①紧紧地挨近;接近:~生活│老头儿把嘴~他的耳朵边,低低地说了几句。②亲近:找~的人说说心里话。
- 贴铺 谓充实茶铺。 铺, 指茶铺, 转运茶叶的驿站。 ▶ 宋 苏辙 《论蜀茶五害状》: “ 蜀 道行于溪山之间, 最为险恶。 般茶至 陕西 , 人力最苦。 ▶ 元丰 之初, 始以 成都府路 厢军数百人贴铺般运, 不一二年, 死亡略尽。”
- 贴运 贴补漕粮运输的损耗部分。 ▶ 《清史稿‧食货志三》: “初, 各省漕粮改为官收官兑, 赠贴名称, 山东 、 河南 谓之润耗, 江苏 、 安徽 谓之漕贴, 浙江 谓之漕截, 江西 、 两湖 谓之贴运, 其数多寡不一, 随粮徵给。”参见“ 贴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