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年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古时岁终之夜赌博。
▶ 宋 陆游 《岁首书事》“呼卢院落哗新岁”自注: “乡俗岁夕聚博, 谓之试年庚。”
- 试 (試)shì ㄕˋ1)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
- 年庚 niángēng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 乡试年 元 、 明 、 清 三代在各省城举行乡试, 每三年一次, 明 清 一般逢子、卯、午、酉年开考, 称为“乡试年”。 ▶ 《儒林外史》第三回: “因是乡试年, 做了几个文会。”
- 年庚日甲 泛指年份和日期。 古代用干支纪年及纪日。 庚、甲在此虚指干支。 ▶ 宋 罗泌 《路史‧发挥三‧论恒星不见》: “矧复年庚日甲, 无一者之可合邪!”
- 试弦歌 谓任县令。 寓用礼乐治民、有政绩之意。 语本《论语‧阳货》: “子之 武城 , 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 对曰: ‘昔者 偃 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 ‘二三子, 偃 之言是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李太白》: “予按 李阳冰 作 太白 《草堂集》序云: ‘ 阳冰 试弦歌于 当涂 , 公疾亟, 草稿万卷, 手集未修, 枕上授简, 俾为序。 ’”
- 试席 科举考试时试场中的座位。 ▶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 “傲兀坐试席, 深丛见孤罴。” ▶ 明 黄淳耀 《赠时用咸入泮》诗: “文从试席看叉手, 书向前生忆等身。”
- 试录 明 清 时, 将乡试、会试中试的举子姓名籍贯名次及其文章汇集刊刻成册, 名曰试录。 ▶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试录》: “试录自 宋 崇宁 中 霍端友 榜始。” ▶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试录原始》: “国家科场揭晓后, 有试录颁行天下, 其制始于 唐 宋 , 唐 称进士登科记, 宋 称进士小录, 其实一也。” ▶ 清 翟灏 《通俗编‧仕进》: “试录: 黄佐 《翰林记》: ‘ 洪武 甲子乡试, 乙丑会试, 初为小录, 惟刻董事之官, 试士之题, 及中选者之名第、籍贯、经书而已, 未录士子之文为程式也。 次科戊辰, 始录呈文, 自是以为定式。 ’按, 《唐会要》: ‘ 大中 十年, 礼部侍郎 郑显 进诸家科目十二卷, 敕自今以后, 放榜讫, 写及第人姓名, 付所司编次。 ’则 宋 以前, 非不为此录, 特其名目殊耳。”
- 试帖诗 诗体名。 源于 唐 代, 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 为科举考试所采用。 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 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 冠以“赋得”二字, 并限韵脚。 ▶ 清 代试帖诗, 格式限制尤严, 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 并须切题。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长达四十韵、四百字, 故称其‘鲲鲸喷迢递’(有如长鲸大鲲, 喷出的水气长远)。 这是 唐 人应试诗的新形式, 后人称为‘试帖诗’。” ▶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只有他书多, 而且特别。 制艺和试帖诗, 自然也是有的。”
- 试心 考验人的心地。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 “万事皆是天父天兄排定, 万难皆是天父天兄试心。”
- 试市 开始辟为市场。 ▶ 清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 “五口通商而海疆深入, 长江 试市而天堑能飞。”
- 试想 shìxiǎng婉词,试着想想(用于质问):~你这样做会有好的结果吗?
- 试巴 方言。 试验。 ▶ 文灏 《从长工变成功臣》: “我们才搭上机子又试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