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涂老马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识途老马”。
- 识 (識)shí ㄕˊ1)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 涂 (塗)tú ㄊㄨˊ1)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饰。~漆。~抹。2)...
- 老 lǎo ㄌㄠˇ1)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
- 马 (馬)mǎ ㄇㄚˇ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
- 识涂马 见“ 识途老马 ”。
- 养老马 比喻不抛弃曾出过力、有过贡献的人。 语本《韩诗外传》卷八: “昔者 田子方 出, 见老马于道, 喟然有志焉, 以问于御者曰: ‘此何马也?’御曰: ‘故公家畜也。 罢而不为用, 故出放之也。 ’ 田子方 曰: ‘少尽其力, 而老弃其身, 仁者不为也。 ’束帛而赎之。 穷士闻之, 知所归心矣。” ▶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诗: “ 田 家养老马, 穷士归其门。”
- 老马为驹 御老马如驹。喻失敬老之礼。《诗·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郑玄笺;“比喻幽王见老人反侮慢之,遇之如幼稚,不自顾念后至年老,人之遇己亦将然。”一说比喻年虽老而犹有壮心,不虑后之难及。硃熹集传:“如老马惫矣,而反自以为驹,不顾其后,将有不胜任之患也。”故亦以喻不以老迈为嫌。
- 老马嘶风 喻人老而犹有雄心。
- 老马识途 lǎo mǎ shí tú 【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拼音码】lmst【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英文】an experienced man knows the ropes 【故事】齐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领密庐投奔孤竹。孤竹国君答里呵听从宰相兀律的建议,杀掉密庐假降齐军,并把齐军引向旱海沙漠。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挑选几匹漠北的老马给齐军带路,走出沙漠,乘机攻占孤竹,杀死答里呵
- 识途老马 shí tú lǎo mǎ 【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示例】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慢慢地来指拨你罢!(茅盾《子夜》四)【拼音码】stlm【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英文】an old horse which knows the way
- 识水性 谓懂得水的性能, 具有泅水等本领。 ▶ 《水浒传》第三六回: “小弟姓 李 名 俊 , 祖贯 庐州 人氏, 专在 扬子江 中撑船, 稍公为生, 能识水性。” ▶ 鲁迅 《花边文学‧水性》: “这一种能浮水的本领, 俗语谓之‘识水性’。”
- 识灭 佛教语。 指死。 ▶ 《南齐书‧武帝纪》: “我识灭之后, 身上著夏衣画天衣, 纯乌犀导, 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 唯装复夹衣各一通。”
- 识检 识见和节操。
- 识照 辨识鉴察。 ▶ 《宋书‧顾觊之传》: “祸福指期, 识照不能徙;吉凶素著, 威卫不能防。”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 “岂成篇之足深, 患识照之自浅耳。”
- 识机 亦作“识几”。 谓知晓事物发生变化的几微迹象。 ▶ 汉 蔡邕 《汝南周勰碑》: “然则识几知命, 可睹于斯矣。” ▶ 《文选‧祢衡<鹦鹉赋>》: “性辩慧而能言兮, 才聪明以识机。” ▶ 李善 注: “ 王弼 《周易》注曰: ‘机者, 事之微也’。” ▶ 唐 杜甫 《归燕》诗: “春色岂相访, 众雏还识机。”
- 识熟 熟识。 ▶ 《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夫天下之贤, 固非一人所能尽也, 若必待素识熟其才行而用之, 所遗亦多矣。” ▶ 《水浒传》第十一回: “原来这军官未袭职时, 曾到 柴进 庄上, 因此识熟。” ▶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 赵昂 访知巷口做歇家的 王婆 , 在 沈 家走动识熟。”
- 识本 佛教语。 谓自识本心, 自见本性。 ▶ 南朝 齐 张融 《答周顒书》: “未知高鉴, 缘何识本?”
- 识理 辨认和理解。 ▶ 《宋史‧王奭传》: “ 明皇 之无道, 亦无敢言者, 及奔至 马嵬 , 军士已诛 杨国忠 , 请矫诏之罪, 乃始谕以识理不明, 寄任失所。”
- 识有 互相亲爱。 识, 通“ 职 ”。 ▶ 《诗‧王风‧葛藟》“亦莫我有” 汉 郑玄 笺: “有, 识有也。” ▶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 “识有, 即相亲爱之谓。”